来源:齐鲁网
2017-03-29 16:22:03
作者:李红军
2017年清明节前夕,浙江推出一种全新的骨灰处理方式——生命晶石,甚至可做成首饰佩戴上身。在网友中间,这种“舶来”的创新殡葬手段与“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产生了强烈碰撞。28日一早,杭州首位参与“生命晶石”体验的逝者家属张女士,将母亲的骨灰交给制作人员。只见特殊设备内的超高温将骨灰细化成粉末状,经熔融高压致密,冷却凝结为灰白色的晶石状圆珠。据介绍,骨灰变晶石的整个制作过程,大约需要1个小时。已故成年人的骨灰可形成100—400粒晶石,其密度、硬度都高于骨灰,而体积仅为原来骨灰体积的10%—15%。(新华网 3月29日)
无独有偶,据中国新闻网3月28日报道,清明节将至,福州于当日举行了2017年节地生态葬公祭暨公益骨灰撒海活动。继1996年福州举行海葬以来,今年已是第13次开展骨灰撒海活动。随着生态殡葬宣传的深入和市民观念的不断提高,今年海葬的参与者首次突破百位,达107位。
人们用一种全新的理念来对待老人的生死安葬,令人感叹不已。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人们的传统观念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即便在对待老人的“身后事”上,也表现出一种少有的豁达与开明,把骨灰制成晶石佩戴,把老人的骨灰撒向大海,把老人的骨灰埋在树下,这些新颖别致的安葬方式,尽管目前还没有被多数人所接受,但它所昭示的社会意义不言而喻。
千百年来,国人固守的传统安葬观念就是“入土为安”,似乎只有把老人的身体或者骨灰埋在地底下心里才会踏实,于是乎田野隆起,坟茔遍地,占用了不少的耕田,实在得不偿失。
如何对待“身后事”?一代伟人周恩来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周总理一生勤勉,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楷模。周总理病危之际留下遗嘱,死后将骨灰撒向大海,人们尊从了他老人的家的遗愿,死后把骨灰撒向了大海,周总理的形象不但没有“矮化”,反而变得更加高大起来。
当下社会,有些人对老人生前不孝,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都十分欠缺,而老人去世后却大操大办,甚至花巨资为老人建墓碑,殊不知,这些都是做给活人看的,坊间有句话叫做“生前不孝,死后乱叫”,这是对那些不善待老人的不肖之辈的形象写照。埋骨何须桑梓地,神州大地皆有情。对于一些开明的老人来讲,他们看淡“身后事”,作为子女,要按照老人的遗愿办理,老人的骨灰撒向大海也好,埋在树下也好,还是多多按照老人的遗愿办理,只有这样,才能让逝者安息。
今后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新的形式的安葬自己,也有的后辈接受新理念,处理老人“身后事”,对此人们不必大奖小怪。某种程度上讲,如何处理自己的“身后事”,如何安葬自己的老人,那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别人无权干涉,顺从老人遗愿也是一种尽孝。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