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7-11-13 15:49:11
作者:范子军
最近,多篇有关豌豆尖的图文也在微博、微信等朋友圈“走红”,阅读量立马超过了10万 ,并成为热门话题。被称为酸辣粉、羊肉汤的“灵魂伴侣”的豌豆尖,不但受到网友膜拜。更有网友指出,作为主产地成都已建立“豌豆尖协会”,并号召广大吃货加入这一伟大组织……(11月11日封面新闻)
“豌豆尖协会”突然成网红,无疑缘于“吃货”们的情有独钟。
豌豆尖儿的翠绿、鲜嫩、可口,不仅广受四川人的热捧,其他地方同样不乏拥趸,也不只是酸辣粉、羊肉汤的“灵魂伴侣”,同样可以让家常餐桌生色,不然,一篇“豌豆尖儿统治四川的盛世又到了”的网络文章,何至于在短短数日内便收获10万 的巨大阅读量?从好奇和质疑的声音更可以看出,直接激活关注度的显然还是“协会”这个关键词,“标题党”再度为此立下汗马功劳。
曾几何时,形形色色的“协会”备受公众舆论诟病,往往催生资源垄断、导致办事难、滋生腐败、加重基层和群众负担,等等,一直以来有如“过街老鼠”,近年来政府下大力气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果断向类似的“红顶中介”开刀,那些不合时宜的“协会”正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豌豆尖协会”相关博文的走红,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协会”标签,达到了吸引围观者眼球、刺激网民神经的效果。媒体调查了解的细节表明,所谓“豌豆尖协会”并非大家通常所想象和了解的那种协会,“四川人民吃豌豆颠儿已经吃出协会来了!在成都的中和镇有个中和街道蒲草社区豌豆尖协会!”事实上也不是“吃”出来的协会,恰恰相反,因为当初豌豆尖市场遇冷难赚钱,社区牵头农民成立协会是为了抱团取暖、形成特色,以达到增效、增收目的。
更重要的是,“豌豆尖协会”8年前就因农户搬迁撤销,早已成为“昨日黄花”。而类似这种“协会 农户”的形式现实中很常见,在引导农民走向市场、集约生产、增强收益、规避风险等方面发挥发挥着积极作用。有网友感慨“无聊的协会”,有网友指责“就是为了垄断”,也有网友吐槽“我红绍尖协会表示不服”……实际上是不懂“农事”导致误读、误解,纯属概念模糊、混淆引起的“钻牛角尖”。
博文推送者是不是有意为之笔者不敢妄加揣测,“豌豆尖协会”蹿红网络本身也谈不上什么负面影响,但个案无疑再度提示我们,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相当迅捷,要求我们“慢”下来,多长个心眼儿,小心求证、细心辨析,而不应不假思索、见风是雨,否则,既可能贻笑大方,浪费精力和表情,又难免受蛊惑、被蒙蔽,不经意间充当谣传的帮凶,或误人子弟,或扰乱公共秩序。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