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8-01-21 16:49:01
作者:刘洪强
《三国志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一般称为《三国演义》。
当下“三国演义”这个称呼或多或少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小小不满,他们在不同的场合给予纠正。如陈文新等先生《明清章回小说流派研究》第2页注释2中指出:“一般的文学史教科书和读者在提到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时,都说是《三国演义》,其实犯了一个小小的常识错误……
后来人称之为《三国演义》,或许受了《东西汉通俗演义》一类书名的影响,原无不可。”陈先生书中所说“后来人称之为《三国演义》”当然是对的,但失之宽泛,这个“后来”是指清代、近代还是现代?书中没有明确说明。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册(1999年8月第一版,2005年7月第二版,2014年5月第三版均是如此)中关于《三国演义》的一个注释如下:
毛氏父子自定的书名也是《三国志演义》,或称《四大奇书第一种》,只是在《读三国志法》等行文过程中用过《三国演义》之名。在此之前,明代个别本子如夷白堂刊本、清代个别笔记也用过这称呼,但都没有什么影响。自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用《三国演义》之名后,《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及某些文学史著作也用此名,连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电视剧也称《三国演义》(海外版仍用《三国志演义》),在群众中造成很大的影响。
最近在朋友圈内又拜读郭英德先生《〈三国志演义〉的历史意识》也有类似的说法:
我在这里不用《三国演义》而用《三国志演义》,有个学术上的问题,不管是明代,还是清初的小说版本都叫《三国志演义》。大概是在清代中期以后,因为略称,才叫《三国演义》。
郭先生所说甚是严密,他强调的是版本上的小说署名,而非读者对小说的称呼,不过也容易给人造成“在清中叶之前没有‘三国演义’这称呼”的错觉。
笔者也曾经信服这种结论,但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并非如此。在明代,尤其是清代作品中经常会遇到“三国演义”这个名称,这使得笔者对上述结论产生了怀疑。笔者利用电子资源,在两个电子数据库中进行了检索,发现“三国演义”这一名称在明代确实不多,而在清代比比皆是,大约有100多条。
第一个电子数据库为《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第四版),在清代人的集子中,有46篇(部)出现了《三国演义》,共出现58次。
第二个电子数据库为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基本古籍库》,共找到90余条。这58条与90条除去掉重复至少也得有100多条。而有意思的是,专家所认为的“三国志演义”或“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称呼却只有寥寥几条!这些文献均出现在20世纪以前,因此可证,“三国演义”这一称呼,是从明清代以来故老相传的,人人如此。反过来说,人民文学出版社等不过是顺应形势而为,大势所趋而已,因而“三国演义”这一称呼决不是从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流行的。
如此多的文献不可能全部举例,事实上也没有必要,笔者举出几种。明代有:
明陈际泰《已吾集》卷8《陈氏三世传略》:
是年冬月,从族舅钟济川借《三国演义》,向墙角曝背观之。母呼食粥不应,呼午饭又不应,卽饥索粥饭皆冷。
明陶望龄《歇庵集》卷16《甲午入京寄君奭弟书》:
吾比来亦少进,每看经语,觉与旧大不同,亦一验也,弟亦当努力精进,《三国演义》所谓“只许输不许赢”“只许退后不许上前”是参禅妙诀。
明汪砢玉《珊瑚网》卷17:
第如鬼物妖魅之说如今之《燃犀录》《暌车志》《幽怪录》等书野史,芜秽之谈如《水许传》《三国演义》等书焚之可也。
谢肇淛《五杂俎》卷15;朱之瑜《朱舜水文集》;明末《禅真逸史凡例》等等。
清初有:
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27;清陈鼎《滇黔纪游》;清陈恭尹《独漉堂诗文集》文集卷十四等。
清代后期有:
《荡寇志》第71回;《儿女英雄传》第19、21、39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1、67回;《郞潜纪闻二笔》卷10;《品花宝鉴》第1回;《痛史》第9、10回;《文明小史》第8回;《小腆纪年附考》第18卷(11月);《谐铎》第11卷;《阅微草堂笔记》第24卷;《竹叶亭杂记》卷7。
由此可见,人们称呼《三国志通俗演义》为《三国演义》由来已久。袁本《中国文学史》作为教材影响极大,郭、陈两先生为学界巨擘,《三国演义》是小说名著,笔者特有此辩。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