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8-02-13 15:05:02
编者按:年俗,是一种历史记忆,也是一种乡里人文。有人说每年的“年味儿”淡了,其实是人们对“年俗”缺少了一点“敬仰”之情。为深入挖掘各地原汁原味的过年习俗,重现最富真情的年俗世界,齐鲁时评在春节期间推出年俗专刊,邀请各地的社会评论员,以深入乡村,融入城市的真切感受,谈一谈年俗的原典世界,看一看年俗的新变化、新发展。
“网络旺年”系列文章之五|年俗新谈:年俗越丰富,“年味儿”越浓
作者:刘天放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椒最大的节日。说起过年的“年俗”来,恐怕要罗列很多项才能满足,如贴春联门神、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打扑克麻将、杀猪宰羊杀鸡宰鹅、腌腊肉、灌香肠、踩高跷、耍杂技、赶庙会、观灯笼等等,只有这些具备了,再加上过年的心情,年俗就显现,年味儿就有了。
这乃外表,还有内在的亲情、牵挂、团圆、祝福等。哪怕是当下智能手机、互联网的盛行,祝福语中也饱含着本民族那最温馨、最质朴的元素。过去的登门拜年,虽然改成了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但年俗的内核传递的还是围绕过年的那些事儿,即形式变了,但内涵却没变,一份份由民俗带来的沉甸甸祝福、牵挂、畅快、满足,早已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
而事实上,“年”字的本意也有解释成“五谷成熟”的,司马迁《左传》中把“年”解释成“大丰收”。年,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其内涵用通俗的话讲无非就是阖家团聚、享受农闲、吃喝玩乐,放鞭炮、踩高跷、杀猪宰羊、跑旱船、逛庙会等等,其主题就是“辞旧迎新”。“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总将新桃换旧符,年复一年,万象更新。写福字、贴窗花、吃饺子、踩高跷……从此脉络中都能找到清晰的民俗文化起源和历史传承。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年夜饭、转糖饼、打年糕、划旱船、点灯笼、耍龙灯等民俗也不尽相同,内涵却大同小异,都是几千年春节民俗文化的浓缩。
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表面看似乎是传统的回归,而实质上却是人们心中情感和观念的展示。众多的年俗均可视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扩大了春节民俗的外延,使节日文化更有魅力,也赋予了过年更多民俗的时代意义。春节是传承、弘扬民俗的最佳契机,春节更需要民俗来营造“年味儿”。在春节这个最为人们所重视的传统节日里,展示、展演各种各样的民俗,既可丰富节日文化生活,让传统民俗重新回到生活中,让过年更具年味,同时还有利于激发、调动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这也可被视为一种脚踏实地和发自内心的保护、传承、弘扬。春节民俗已深深印刻在几乎所有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中,体现在几乎每个人的行为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祖先留下了无以数计的民俗传统。例如,“辞灶”就是过年从“小年开始”,甚至从“腊八”开始,还要大扫除,谓之“扫尘”。贴春联、贴福,包饺子、炸年货……“请家堂”,即举行仪式把逝去的先祖、亲人请回家过年,实际上是对先祖、亲人深深的怀念和尊敬。守岁、吃年夜饭、包饺子、给压岁钱、放鞭炮,还有磕头、点灯笼、打牌打麻将等等,还要在初一过后走亲戚、回娘家。回娘家一般是在正月初二,“姑爷”一年中充当儿子的角色,是一年中身份最为“尊贵”的一天,被称为“贵客”。初二闺女回娘家的习俗至今流行不衰。还有“破五”等习俗,俗谓之“捏破五”,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忌说不吉利的话,小孩子们则燃放鞭炮,叫做“送年”……
我们为什么要重视这些民俗?因为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即回答“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中的前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根。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很多民俗已不复流传,有不少甚至无可挽回。而幸存的民俗文化也大多逐渐脱离其存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甚至成为一种戏剧化、娱乐化、仪式感、观赏性的文化商品,却也保留了一些鲜活的核心成分。
民族的文化遗产不能抛弃,在弘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上,就该允许人们进行多元化的选择;添加不要紧,只要围绕着核心。因此,春节期间热闹的传统民俗活动,成了对传统民俗文化最为实实在在的传承与发扬。春节的各类民俗,就是在展示民俗文化,展示的同时也就直接或间接受到了保护和传承。
民俗文化活动扩大了春节的外延,挖掘了节日文化的内涵,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节日的“喜庆”。民族节日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文化、风俗、人文、历史,其中文化习俗的负载就是重头戏。过年了,就连剧中极贫的“杨白劳”还要给女儿“喜儿”买根儿红头绳呢!“扎红头绳”其实从“扎彩”而来,现已变成了编“中国结”——几乎所有现代的东西都与传承的民俗有关。可见,每一个传统节日无疑都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机。像春节民俗,其中不少更值得我们对此传承,并在其中感受到思念、畅想、激动、肃穆、惬意、敬仰。由此,年俗越丰富,“年味儿”就越浓。狗年来临,就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属于自己民族的节日中尽享年俗,过一个更加快乐、祥和、文明的新春佳节吧。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