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高峰差点没挤上地铁。以为人很多,一看全是小板凳。”
近日,上海地铁一些线路上出现的“板凳族”引发了关注。由于部分线路行程较长,一些乘客选择自带小板凳在车厢内插空就座,给其他乘客与地铁秩序带来了一些困扰。“上海地铁”官方账号多次发出“文明乘地铁,勿做‘板凳族’”的呼吁。
挪开地铁“小板凳”,有多重要?
地铁“小板凳”侵犯公共空间。一个“板凳乘客”,很有可能占据、或是侵犯2-3个站立乘客的空间。在高峰期不但影响车厢的载客容量,更会影响到周边乘客的乘车体验乃至安全。一来“板凳乘客”的低座位、低视角容易让周边穿短裙的乘客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二来“板凳乘客”实际中也很难避免堵住车门及通道,影响乘客正常的上下车秩序。
地铁“小板凳”存在安全隐患。地铁车厢为运动空间,乘坐未固定在地面的小板凳存在安全隐患。一旦行驶中的列车遭遇紧急情况,坐小板凳的乘客身体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很容易发生倾斜冲撞,在车厢中引发连锁发应,增加其他乘客的受伤几率。尤其在“摩肩接踵”的上下班高峰期,“板凳乘客”也容易造成周边乘客身体平衡的“空挡”,导致周边乘客摔倒、乃至引发踩踏事故,伤人伤己。
城市公共交通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种属性。公共产品的定义是,一方面,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另一方面,它作为一种产品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而地铁板凳的大量出现,已经对同乘乘客造成了困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同乘乘客的权利,这显然与地铁的公共产品属性相背离。
简单梳理网友观点发现,当前反感“地铁板凳族”的观点已颇具声量,并存在情绪进一步激化的倾向:“大家都站凭什么你不能站”“人都站不进来了还不起来”“堵了多少人的班次”。
地铁板凳对于公共空间的蚕食,已经激起了其他乘客维护自身权利的自觉,如果继续放任此类不文明现象的野蛮发展,势必会带来线上线下不满情绪的反扑。“地铁板凳族”需要重视这种越来越强的情绪反馈,及时修正自己可能源发于无意识的不当行为。毕竟地铁作为公共空间,无差别地服务于市民群体。而作为乘客,既有权利享受地铁提供的公共交通便利,也有义务共同维护公共空间秩序。
其实,上海地铁目前已经采取了播报语音提示的方式来劝阻自带板凳行为,但似乎收效甚微。习惯的纠正需要时间,更需要技在巧。
2019年5月,北京的地铁“禁食”规定经历了十余年的社会讨论、数次条例删改,最终正式实施。其中提到,对不文明乘车行为劝阻制止不听的,地铁运营单位有权拒绝提供乘车服务,并报告公安和交通执法部门,北京市交通执法部门将其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理。时间推回到今天,各大城市地铁上的“韭菜盒子纷争”几乎已经销声匿迹。
如果说“地铁禁食令”是让部分乘客让渡在地铁上吃早饭的自由,换来更多乘客享受清洁车厢空气的自由,那么与之类似的,将“小板凳”挪开地铁,也是希望能够让部分乘客让渡休息一时的便利,换来更多乘客的空间自由和保障人身安全的自由。
为此,我们必须打破当下一些地铁车厢中蔓延的“法不责众”心理。在交通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地铁管理方可以适度采取出台一些硬性规定与线下干预手段,切断“地铁板凳族”的“同化”路径,并通过长期的巡查监督,逐步扭转不文明的乘车风气。
当然,对于一些乘客可能因为身体原因难以支撑长途站立的具体情况,在实践中也不宜采取“一刀切”的强硬手段。各地地铁需要积极探索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在挪开不安全的“小板凳”的同时,为确有需要的人群提供有保障的“安全板凳”。(文/王思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