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6-09-16 08:22:09
作者:刘天放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袭相思话团圆”——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美好的希望和祝福,也蕴涵着特殊的文化价值和特殊的情感。谈到中秋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一轮圆月。圆圆的月亮,寄托着与亲人团聚的惬意,也满怀着远隔千山万水的离愁别绪。中秋节最显著的文化符号就是“团圆”,那是思乡的情感、想念亲人的情愫、期盼统一的渴望,是我们在中秋的“团圆文化”中感受的温馨。
团圆,这一民族血脉中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民族心理的共同表现,也是把中华民族牢固地结为一体的重要基础。古往今来,人们早已习惯于将满满的思念与祝福,遥寄于中秋的故乡或有着自己牵念的远方。隔着遥远的时空相互对月倾诉。人们对着圆圆的月亮,品着圆圆的月饼,吃着圆圆的汤圆,连思念的情怀也是圆圆的。这一切,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遐想,对亲情的关爱,对传统的敬重,而且始终坚守不变。
中秋节浓缩了数千年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其独特的血亲团圆为基础,把民族团结和国家一统融合于“团圆文化”中,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这说明,团圆之期盼、血脉之关联、统一之渴望等,早已把“团圆文化”深深地植入了中华民族的内心。“团圆文化”这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永恒的文化符号,它悦耳动听、清澈缠绵,不时回荡在各族人民的心灵,令人倍感温暖和幸福。
“团圆”是我们民族普遍认同的价值,这是东方文化特有而强大的“思亲”“思乡”文化。有了这种文化作为基础,国人才能发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和呼唤。这种团圆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和艺术的再现,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文明之中,演奏着动听的乐曲,唤醒着中国人的人格情趣,左右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支配者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引领着中国人的追求和精神。
华夏民族这种团圆文化,在中秋节时达到了一个高峰。月亮对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有哲学式的启蒙意义,直接而生动地体现在农耕文明时代依据月亮圆缺而制定的“中国农历”。中国历法把季节转换与农耕时节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人在天地之间的中心位置,凸显出人与天地和谐的主题。每当中秋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面对皓月,惦念情人,祭拜故人,思念家乡,期盼团圆,这一切均是中华文化在人文关怀上的具体体现,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和博大。
团圆文化提醒着我们,月圆时要唤起团圆。无论亲人在哪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只要去吟诵,就能找到民族的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中秋望月,阖家团圆”的祥和文化,为我们保留了民族文化中最原始,却也最为深刻的情感诉求,让我们思绪万千,感慨交集,却又心情舒畅,力量倍增。“月是故乡明”是母体文化对血缘游子的自然引力,而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祥和又像一个巨大的团圆磁场,温暖着漂泊在外的游子心,呼唤着华夏儿女的团圆与回归。
近年来,彰显“中秋庆月,国家统一”等题材的华夏团圆大典,每年都在举行。营造古老的“团圆”祥和文化,并与现代科技与商业手段相结合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从而唤醒民众对团圆文化的自觉意识。由此,团圆,即是民族血脉中永恒的“文化音符”。祈求团圆,思亲爱家,家国情怀,孝老敬亲等,应该永远是中秋节的主旋律,也该是中华民族此时的最强音。让中秋承载更多的优良传统,中秋节就一定会有更多的笑脸。在中秋的“团圆文化”中感受温暖,我们就一定会家国兴旺,永远拥抱幸福。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