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7-04-20 13:55:04
△中国国家图书馆北馆(资料图)
作者:刘天放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18日公布了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主要情况。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2015年的79.6%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58.8%,较2015年的58.4%上升了0.4个百分点。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2016年手机阅读率达到66.1%,已经连续8年增长。(4月19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每当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都要向社会公布我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令人欣喜的是,我国国民的阅读量逐年提。例如,去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较2014年增加0.02本,且无论是网上阅读,还是传统阅读,读书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国民阅读量已连续增长了八年,去年人均读书近8本,且五成以上的人青睐纸质图书。
其实,世界上无论哪一个民族,都把读书视为一种高贵行为。读书日就是提醒人们读书的日子。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的浓缩。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一个不读书的国家和民族,能在人类文明中长盛不衰。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延续至今,成为唯一没有中断的一大文明,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传承了良好读书习惯。书籍是智慧闪烁的地方,里面的智慧、思想、精神、动力无数。人不读书,就如朽木,就没有思想和高度。只有读书,才能创造和延续文明。
读书是精神生活,精神的充实和思想的强大多靠读书才能活得。书是开启人类文明宝库的钥匙,使人类的境界不断提升。读书即是在追求高尚,是在获取精神养料。读书也许能使人拯救自我,还可能会学关爱、包容、敬畏、责任和自律这些人类公认的价值,有可能激发读者对人的命运、存在意义、价值等进行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检视,甚至能升华到叩问心灵的程度。
近些年,“网络阅读”盛行。毕竟,我国国情特殊,13亿人口中有7亿多是手机用户。但是,不少人把“网络阅读”理解为读几篇短文甚至浏览几条短消息就算是阅读了,这种理解很不正确。阅读是指带有思考的深度阅读,而不是蜻蜓点水式的“浅阅读”。还有,并非所有书(包括电子书)都可以读,因为有些书有益,有些书有害;读什么书总是个问题。读向上的书,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而读八卦迷信之类的书,非但不能使人进步,还会毒化心灵,走向歧途。
从我国国民阅读量上升这条消息看,很鼓舞人心,但也应该看到不足,我们与爱好读书国家的国民在阅读上差距还很大。读书不是为了装高雅、撑面子,也不是仅为了。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让精神得到升华,让自己更加睿智。读书与否,是衡量一个人的学养、素养、教养、涵养等众多品质和德行的标尺。读书需要毅力,“书山跋涉”会令人觉得很苦很累,却可以让人在思想上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读书可以让人更加认清这个世界,使自己变得自信和强大起来。
生活和工作中,因为书,我们结识了朋友,因为书,我们得到了教诲,因为书,我们仿佛长上了智慧的翅膀。因为有了漫长的读书经历,也就使我们有了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了更强大的内心。有人说,有一种幸福叫“与书相伴”。是的,与书相伴是对人生最好的奖赏。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