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7-11-16 10:00:11
作者:罗志华
日前,国家医学中心发布了“2017年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临床综合笔试”合格线,皖企科大讯飞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智医助理”机器人取得了456分的成绩,大幅超过360分的临床执业医师合格线,标志着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通过医考笔试。(11月15日《新安晚报》)
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是医生职业准入考试,只有通过了这一考试,才有机会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将来才能合法行医。既然“智医助理”通过了医考笔试,就难免让人产生猜想,这是否意味着在技术上,它已具备了从医的资格、可以为病人提供诊疗服务了呢?
在笔者看来,人工智能虽然首次医考过关,但目前它还远没有掌握诊疗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巧。这是因为,它之所以能够通过考试,无非是它的数据处理中心已被存储进了大量的医考题目,且这些题目能够轻易被它调阅,仅此而已。说穿了,它还只是一个“考试机器”,甚至只是一个题库,所不同的是,存储并自动调阅海量的医考题目,的确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但这只能说明它具备一定的调阅和综合能力,而不是看病能力和技巧。
其实,当前已推出的许多人工智能医疗产品,其智能也仅体现在调阅并汇总大量医学资料方面,是过去已有诊疗经验的归纳与展现,还不具备智能产品所需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研发人工智能医疗产品的方向,应是赋予其医学思辨能力。
人工智能的强项是记忆,它可以将医学教课书和医学论文都熟记在心,它甚至能够综合过去的诸多病例,给出一个它认为最正确的诊疗方案。但这样做只是在“吃老本”,假如医生普遍依赖于此类产品,医学前沿科技就会出现萎缩,这不利于医学技术的发展。可见,这类人工智能产品即使有较大的作用,它们的运用规模也应该得到控制。
此外,医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出的结论或许不确定,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才给予患者以希望。在看病过程中,医生总是不断调整和改变诊疗方案,这是不断追求最佳效果的一个过程,尽管最佳效果总不能如期而至,但至少可以让患者对此充满希望。但仅凭经验给出建议的人工智能,答案总是比较固定,是难以不断改进与调整诊疗方案的,它给出的答案即使再正确,也难以被患者所接受。
由此看来,在科研人员教会人工智能医疗产品创造性思维之前,它只能作为医生的助手或“工具书”而存在。“智医助理”也是如此,它考试得分再高,目前还远不能与人的思维能力相比,只能供医生学习之用,或在看病过程中帮助查阅资料,至于人的情感和温度,它更是永远无法企及。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