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7-08-18 09:39:08
作者:王恩奎
90岁的杭州老奶奶识破上门的骗子后,居然还假装上钩……上周二,家住大源宫前村的潘奶奶正在家里坐着的时候,突然来了一名“神秘”的客人。九旬老人识破上门骗子假装上钩, 全家人瓮中捉鳖, 上演现实版的“福尔摩斯”奶奶!(8月17日 浙江之声)
“福尔摩斯”奶奶凸显老人防骗智慧。90岁的杭州老奶奶,面对上门行骗的骗子,竟然沉着冷静,巧妙与骗子周旋,假装上钩, 诱惑骗子再次上门,结果全家人“瓮中捉鳖”。这一真实故事很精彩,凸显九旬老人的防骗智慧,也为老人防骗提供“标本”,值得点赞。
近年来类似的骗局时有所闻,如今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此类诈骗犯罪,作案方式趋于职业化,骗子的花言巧语更容易迷惑人,从而导致老年人深陷各种圈套,成了受骗的重灾区令。
犯罪分子之所以将魔爪伸向老年人,是因为老年人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很容易被攻破心理防线。一是老年人自身受经验、知识、时代变化这些因素的影响,对新近发生欺诈问题了解较少。
二是,老年人手中往往有一些积蓄用于养老,这些钱成了骗子觊觎的对象,正如犯罪学家汉斯冯亨蒂希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老年人握有大多数的累积财富和财富给与权。同时,他们身体虚弱、精神衰弱。财富和身心脆弱的共同作用使得老年人处于危险之中。”
骗子之所以能得逞,与老龄化社会特质分不开,那就是老人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和少子化。人到暮年感到失落、孤寂,是许多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从心理学上看,老人首先需要归属感。当这种被关怀的需要在家人那里没有得到满足时,诈骗骗术的“温柔以待”就起了作用.
甜言蜜语的诈骗者很容易乘虚而入,博得老人的好感,容易上当受骗。作为老人,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多长个心眼,面对形形色色的骗子,自己不贪心,保持平常心,与骗子巧妙周旋,及时报警求助。作为儿女,应该多给老人予以关心,多给老人打打“预防针”,增强老年人的防骗意识,这也是家庭的平安工程。“福尔摩斯”奶奶瓮中捉鳖骗子,应成为老人防骗的“标本”。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