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6-10-16 13:33:10
“三寸丁谷树皮”是武大郎的绰号(资料图)
作者:布茂发
武大郎是《水浒传》里名人,也算是我家乡山东阳谷县的名人。他和娘子潘金莲、弟弟武松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极广,以至于生活中的很多俗话、歇后语等,都和他有关系。比如:武大郎放风筝——出手不高,武大郎的身子——不够尺寸,武大郎开店——比自己高的不要,等等。“三寸丁谷树皮”就是武大郎的绰号,其中的“三寸丁”就是夸张地说他个子矮,只有三寸高。但是对于“谷树皮”,人们却一直不甚了了,学术界也是聚讼纷纭。
直到看了王祥和孙剑艺先生的考证文章《近代汉语疑难词“谷树皮”考》(《语言科学》2015年第5期),才知道“谷树”原来不是树,而是一个形容词!可以说,这篇文章解决了我们熟视无睹的一个疑难词,破解了一桩公案。
在此之前的已经有很多文章在讨论这个问题,大多肯定“谷树”是指一种树——榖树。这种树又叫楮树,有的地方称为楮树桃子,树皮不光滑,有斑点,有的长着很明显的一圈圈棕色花纹。如果谁的脸长成这个样子,实在是难看得很。大家都抓住了这一条进行考证,试图从榖树皮的样子和武大郎的脸皮之间找到相似之处。有的以榖树皮粗糙且有斑花纹说明武大如同得了白癜风;有的以榖树皮粗糙且有斑点说明武大相貌丑陋;有的则说谷(读为guo)树皮就是浙江方言“裂开的树皮”,等等。
《近代汉语疑难词“谷树皮”考》首先对已有的说法加以辩驳,然后根据武大郎的相貌特征——身材短矮,皮肤粗糙干瘪,皱皱巴巴,就像“落秧的茄子没长开”,断定“武大郎”就是一个发育异常、长不大的侏儒,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小老孩”。
接着作者从方言语音入手,广泛搜集北方方言例证,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对于“谷树皮”,要紧的是不再纠缠 “谷树”与榖树的关系,而是按照“因声求义,不限形体”的训诂方法,考定“谷树”就是生活中用来形容褶皱不平的“骨搐”“固束”等词,而“谷树皮”就是“guchu皮”“gushu皮”等!
从一般人常用但熟视无睹的普通词语背后,挖掘出语言的事实和真相,我们感受到了考证的魅力!
全文的主体部分是举例考证,从小说故事的发生地阳谷的方言,到胶东方言,从山东方言到河南河北方言,再到整个北方地区的方言;从学术性的方言词典,到各地方志,再到各地戏曲唱词等等,纵横交错的例证形成了一张有力的网,紧紧地把“谷树皮”罩在了中间。
考证最关键的一步,是找到并阐明语言学上的理由。文章通过勾稽大量例证显示:现代北方方言有一个双音联绵词,依音写字记作“鼓搐”“骨搐”“枯出”“枯搐”“鼓皱”“枯树”等形,其动词义为“蜷曲收缩,起皱打褶”,其形容词义为“褶皱不平”。该词的形容词义用以修饰皮肤,说成“鼓搐皮”“骨搐皮”“枯出皮”“枯搐皮”“鼓皱皮”“枯树皮”等等,指皱褶不平的皮肤或皱纹,与武大郎的“谷树皮”恰相吻合。因此,“谷树”其实和“鼓搐”“骨搐”“固束”“枯出”“枯搐”“鼓皱”是一个词、一回事,即同一个词义在不同的方言中使用了不同的语音,这与方言的口语化有关;而写法上的不同则与方言有音无形的特点有关。用语言学的术语说,这种现象是“一语之转”的同词音变。
作者的考证小心扎实,步步为营,令人信服。尤其可贵的是,这样以大量方言例证、口语例证为基础的词语考证,普通读者竟没有面对“高大上”知识陌生感,不仅在方言口语与疑难词语考证之间打开了通道,而且把语言与文化的知识通俗地传达给大众,解决了广大读者心中的疑惑。这就是做学问的境界,是考证的魅力,也是语言文化的魅力。作者为我们拨开层层谜雾,聚讼纷纭的公案有了一个更加入情入理的答案,我感觉阅读这样的语言考证文章是一种享受。
对于“谷树皮”和“鼓搐(骨搐、固束、枯出、枯搐)皮”的构词理据及其源流先后等问题,作者也作出了拟测,其中就涉及到到底“谷树”能否坐实为“榖树”。作者认为,学术研究没有止境,本文无法穷尽一切,有些问题只能留待将来,或待有识之士,再来一番钩沉索隐功夫予以求证了。我们由此也看到了作者谦虚谨慎的学术态度。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