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8-02-01 10:39:02
作者:缪迅
再过半个月,狗年春节就来到了。这些年来,过春节本来的文化意义、精神内涵等,都渐渐地有所淡化。过春节的意义或者说意思,似乎只剩下“黄金周”和“吃”这两个词了
节日的基本内涵是时间性。节日的“节”是时间的关节或曰“节点”,也就是说,“节日”这一天不同于平常的日子,而是一个特别的、有着不一般的意义的日子。元旦、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中秋、冬至等中国的传统节日,构成了我们一年一个周期的传统节日体系。
这一体系除了与传统的农作活动、历法有关之外,所有节日都是以人们协调一致的行动方式,来述说着过往的故事,表达我们共同的情绪。 就比如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要扫尘、送灶神,而到了除夕夜,则家家户户都要吃年夜饭和守岁等,这都是全社会在举行节日仪式的表现。
节日通过全社会的参与交往实践,使每一个成员不断地重温对于自身文化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刻骨铭心的。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现在的年味变淡了,一个外在的原因就是你已经离开原来的亲情,这和自己没有体验和重温文化有关系,和每个人不能理解自己的文化,赋予文化真正的意义也有关系。只是埋怨别人没有给自己提供“节日的温情”,只是一个劲儿地抱怨“年味儿”越来越淡,这恐怕未必合适。我们每一个人也不妨扪心自问一下;过一个有着浓浓年味的春节,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过一个有着浓浓年味的春节,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一份责任,也有着一份义务的。尤其是年轻的朋友,在以自己的勤奋、智慧和热情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一份贡献的同时,也要为增进和升华这个社会的温馨和爱,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更不妨有自己的一份新创意。
这样的话,“年味”自然就会变得浓起来了。“年味”的淡化,也许不是一个简单的传统文化形式保留的问题,而是人的身心疲惫,是人的身心找不到家园了。
举凡元旦、春节、元宵乃至于清明等“春天的节日”,是不断被注入新的生命长期不衰的传统。这些“春天的节日”的传统就是值得让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朋友来重新温习,比如我们每个人去亲朋好友家拜年,应该带什么样的礼物,说什么样的话;比如说我在家里迎接别人拜年,别人来了我应该怎样说,我应该怎样做;这些可不都是可有可无的“繁文缛节”,当然更不应该是要被“移风易俗”掉的老一套;而应该被视为是体现当下人的社会关联的一种知识与风俗。这种知识和风俗在人与人之间的节日交流中活起来了,在节日交流中形成了人们刻骨铭心的文化记忆。
至于如今不少年轻人喜欢过圣诞节等洋节,我们也大可不必反感。毕竟这些洋节也给大家带来了愉悦,舒缓了情绪,带来了轻松,也带来了一些新鲜的节日感受。但与此同时,我们对自己的传统节日,无疑应该要以更虔敬的心态、更为珍爱的感情来善待。在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这一点上,价值观是起着重要作用的。
“文化是一个国家、有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笔者以为,传统节日的各种由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群体性庆祝活动,其核心功能在于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展示友爱、释放真情、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家庭和睦、亲族团结、社会和谐,培育人们的美好情操,发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这是很值得当下的我们传承下来并“与时俱进”地有所更新、不断丰富、继续升华的文化渊源、精神遗产与美好的风俗。
所以,过一个有着浓浓年味而又富有时代风采的春节,进而言之,过好我们所有的传统佳节,应该是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建设文化强国,共建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的题中之义。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副研究员)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