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8-03-12 10:19:03
作者:刘天放
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设立植树节的目的,旨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提高森林保护意识,促进国土绿化,扩大森林资源,加快林业建设的步伐,改善生态环境。
植树造林活动,能不断提高人们对植树造林功用的认识。此外,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还能扩大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是一项利于当代、功在千秋的宏伟工程,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无疑意义重大。
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绿色发展,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去年,“塞罕坝精神”成了热词,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将莽莽荒漠变成郁郁林海,赢得了“地球卫士奖”。塞罕坝人在荒漠上创造了绿色奇迹,为京津生态屏障的守卫做出了杰出贡献。塞罕坝人创造的奇迹,就是他们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改善生态环境结出的硕果。
事实上,我国的造林事业成绩显著,从1990年到2015年,全球森林面积减少了19.35亿亩,而我国的森林面积却增长了11.2亿亩,我国成为全球森林面积增加最多的国家。都能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不少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植树造林任重道远。
一组数字就可说明,我国的森林覆盖目前为21.66%,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而日本为64%,韩国为61%,挪威60%左右,瑞典54%,巴西55%,加拿大44%,德国30%,美国33%,法国29%,印度23%……
面对差距,不仅要在植树节这一天清醒,而是要在每一天都要认识到不足,并迎头赶上。这就警示我们,一定要让环保理念深植树于心中,不断强化绿色理念。在国家层面,必须加强立法和执法,保护生态环境,扩大绿色面积。而就个人来说,积极培育环保理念,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上,让绿保理念深入人心,为“美丽中国”不断做出自己的贡献,就该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而即便是不断植树,还必须注重树木的成活率。其实,我们每年都在植树,但成活率究竟是多少,看似一笔糊涂账,“只种树、不养树”,甚至前脚种树,后脚毁树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而植树造林,既不是做秀,也不是追求时尚,而是要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其中,不但种树,还必须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如此才能让华夏大地遍地绿色。而对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都必须依法惩处。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我国古人就有植树传统,植树造林,创造新天地;移风易俗,改变旧乾坤。年年义务植树,无山不翠;岁岁绿化造林,有岭皆春。如今,我国进入了新时代,当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之后,植树节的意义无疑就有了质的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自然不止植树造林这么简单,而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可见,走向绿色文明,不应仅是靠植树节这一天,而是必须天天践行的行动。由此,让我们铭记“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古训,在植树节乃至平时,都能为祖国的绿色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