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8-05-07 11:07:05
作者:刘天放
去年9月,wephone创始人苏享茂疑遭骗婚被前妻逼迫自杀身亡一事持续发酵,也将促成二人交友的婚恋交友网站置于风口浪尖。此后,关于婚恋网站会员注册和实名制认证存在安全隐患的讨论从未停息。近日有媒体报道,由于一些婚恋网站会员注册门槛低,背后隐藏的黑色交易十分活跃。一些不法商家宣称,30元就能办假身份资料进行实名认证,108元就能买到全套生活照和视频。
其实,媒体事关婚恋网站造假坑人等乱象的报道已有很多,用“铺天盖地”形容恐怕都不为过。报道称部分婚恋网站实名制“相同虚设”,连性别都能造假,但这仅是乱象的冰山一角,不少婚恋网站不仅没有按规定采用实名制,甚至出现倒卖个人信息、以“婚托”假冒征婚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去年,媒体就曾披露过世纪佳缘、百合网等婚恋网站信息造假、婚托严重泛滥等问题。在一些购物网站上,有卖家公然批量出售婚恋交友网站实名制账号。而去年9月,民政部等三部门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婚恋网站必须严格执行实名制,但遵守此规定的网站看起来并不多。正如记者调查发现,只要填写一个可接收短信验证的手机号,就可以注册为会员,而性别、年龄、身高、学历、月薪、婚姻状况等个人资料可以任意填写。
落实婚恋网站实名制,是避免虚假信息泛滥,影响正常婚介的有效手段,虽然还不能做到根除虚假信息,但对其蔓延无疑具有威慑力。检查身份是否真实,才能确保征婚者上当受骗。事先预防,把遏制违法乱象扼杀在摇篮中当然有效,而对事后查处追责,也提供了法律依据。可是,即便配套措施的《指导意见》出台后,一些地方并没有遵照执行。所谓各部门协调推动,建立健全恋交友信息平台、婚介婚庆服务机构的行业标准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等,尚没有落实到位。
可见,婚恋网站实名制徒有虚名,若想让婚恋网站老老实实按照规定办事,显得很难,利益面前肯定有敢于“越红线者”。一些婚恋网站声称已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或其他保障性措施,但都以失败告终。失败,并非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网站对虚假信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说,技术问题远小于监管问题。网站为了盈利,减少运营成本,当然不会考虑完全采用实名制措施。
可见,单方面要求婚恋网站按规定执行,却在监管上形同虚设,还想遏制网站坑人,实属一厢情愿。的确,作为经营方,婚恋网站和婚介中心承担同样义务。出了事,侵权人要承担赔偿损失,用户可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权益,但无端耗费社会成本的做法本可以避免。试想,如果婚恋网站和婚介中心的监管方,能按照管理规定不断给经营者敲响警钟,严格监管,坑人之事肯定不会如此多。
当然,由互联网信息部门牵头的专项整治行动,曾关闭了一批严重失信的问题婚恋网站,可总是治标不治本。更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网络管理法规,缺乏针对网络征婚诈骗的相关条款,如注册会员维权的法律依据、婚恋网站的责任承担与赔偿方式等,这导致用户在遭遇诈骗后,难有适用的法律维权依据。可见,婚恋网站坑人不是管不了,完善相关法规,提高监管水平,加大惩治力度,是管好婚恋网站的第一步。对此,相关部门必须有所作为,而不是庸碌无为。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