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7-05-24 09:35:05
作者:鱼予
2015年出台的文件、2014年才调任的工作人员,却出现在天津市静海区水务局2013年的会议纪要中。昨日,据环保部宣传教育司官微通报,天津市静海区水务局日前在接受中央环保督察组问询时,提供虚假材料。(《新京报》 5月23日)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意指做人不做损害别人的事,行得端,做得正,问心无愧,自然心安。对报道中的这位水务局长用“心里有鬼”“智商为零”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2015年出台的文件、2014年才调任的工作人员,却出现在天津市静海区水务局2013年的会议纪要中。诚如,相关工作人员坦言,区里面开会要求,从哪年到哪年的资料必须有,这样做也主要是把资料“攒齐”。一个“攒齐”二字,看到的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暂且抛开2013、2014年工作情况开展的成效如何,资料的缺失何种原因,“攒齐”资料迎检“躺枪”又何止是这位局长?
大气污染防治本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做了什么,如何防范的都应该是历历在目,更何况这是对几年以来的一个环境治理的盘点。当然,由漏洞百出的材料可知,之前的工作是如何的不得力。固然,督查组查出事件的真相可喜,但问题是,这样的虚假材料又是如何出现在该局提供的2013年工作档案中?2015年才发布的《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讨论议题,缘何到2017年初,才参照相关文件,编造所谓的水务工程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细则?如此与事实严重不符,没有时间逻辑性材料,却能以“李鬼”充当“李逵”形式出现,让谁尴尬?难道与我们的相关监督部门没有关系?
躺枪:网络语言,躺着中枪,就是自己什么也没做,没招惹别人却被别人言语攻击给击中、给打击了。或许,用在此有失偏妥,一个部门的材料造假,怎就涉及到相关监督部门?其实不然,对于环境监测纪要或是数据弄虚作假,不仅会误导环境管理决策,贻误环境治理时机,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损害,而且会严重影响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试想,表面看一切“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而这些都来自造假的“文字功夫”。那么,责任在谁岂不是明摆着的?
毋庸讳言,说到造假,尤其是与环保有关的数据造假、资料造假公众并非陌生。有企业在环保监控设施、在监测软件上留“后门”的,更有相关环保部门参与造假跻身“内鬼”的。
诚然,企业造假、在环境数据上做手脚,不外乎因为利益驱动而不重视环保。但相关的环保部门牵涉其中,还真不排除部分领导干部为了所谓的政绩而为之。至于“攒齐”资料迎检意欲何为,已经得到应有的惩处。事实上,这不是最终点,需要更多的反思。如法治意识的构建,作为执法部门该怎么自觉遵纪守法,严格执行环保法规、标准;如公开透明。作为环保部门应主动公开环境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如为民意识。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自觉参与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次开会、每一次落实、每一次资料收集等点滴小事做起。
环境质量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环境改善和群众感受直接相关。而环保监管部门是社会公众利益的守护者,肩负着地方环境的保护重任。“攒齐”资料迎检或许能够赢得一时的殊荣,或许能够“麻痹”一时的检查。但请相信,心存侥幸、利令智昏的造假,只会害人害己,得不偿失。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