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8-01-12 10:30:01
作者:刘天放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称,2017年,江苏人平均初婚年龄为34.2岁,其中女性34.3岁,男性34.1岁。而2012年,江苏人平均初婚年龄29.6岁,2015年32.4岁。初婚年龄推迟的新闻一出,便引发不少网友热议。除了初婚年龄推迟,中国的结婚率近年来也在持续下降。(1月11日 中新网)
多年前,我们一直在倡导年轻人“晚婚晚育”,这一观念在很多人的心中已经扎下了根。然而,“晚婚晚育”很快就变成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转眼之间就变成了父母或七大姑八大姨逼婚的充分理由。我国适龄男女的初婚年龄推迟且结婚率也连年下降,这确实令人感到忧虑。
阻碍“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原因很复杂,但主要原因恐怕还是现代社会婚育成本高,即年轻人考虑的婚前购房等巨大花费,以及婚后在生活、育儿、托幼、教育等众多方面的开销。在我国,“先立业后成家”的思想根深蒂固,这也是推迟结婚年龄的重要原因,而晚婚晚育,就可以减少压力,这使结婚年龄一推再推。此外,如今年轻人的择偶自主意识增强,对婚姻的期望值增高,择偶标准提高,再加上国民教育的年限增加,如上大学、读研、读博等,这就使婚育年龄持续延后。
实际上,“晚婚晚育”已经过时。晚婚晚育可以降低生育率,契合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要求。而现在,随着二孩政策放开,人口红利逐渐减少,人口结构有可能面临失衡等,晚婚晚育就不再适合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所以,必须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重新重视起来。
从生理角度看,晚婚晚育有很大的弊端。诚如专家所言,“单纯从生理规律来讲,23岁是最佳生育年龄,但随着社会环境发展变化,以及‘全面二孩’等政策,国人的生育年龄推迟已是客观现实,高龄产妇也可能会越来越多。” 尽管从社会经济成本来看,晚婚晚育有好处,但从医学角度上讲,晚婚晚育害处很多。研究表明,晚婚晚育可能导致胎儿畸形。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发现,30岁后女性卵细胞储备减少90%,生育能力大幅降低。对此,医学专家都建议在“黄金期”生育,即25到30岁。
而对个人和国家来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或是“早婚早育”也是利己利国。利己,有利于优生优育,有利于家庭的健康和幸福,有利于事业打拼,有利于多代人享受天伦之乐。而利国,即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健康的后备军,有利于缓解老龄化,有利于保持人口结构的相对合理性,有利于拓宽人口红利的厚度等。可见,原来提倡的“晚婚晚育”显然已不再适应如今的环境,也与国家放开二孩政策相悖。因此,尽快摒弃“晚婚晚育”观念,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都大有益处。
就是说,适龄男女当婚就婚、当嫁就嫁。虽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看似传统婚恋观,可它并没有过时,能流传至今自有其道理。当然,应该尊重适龄青年在婚育上的选择,但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出台和修正能满足其结婚生育条件的合理政策和措施,减少其婚育上的忧虑,实乃当务之急。由此,摒弃“晚婚晚育”旧观念是时候了,年轻人的婚育观就是再多样化,如果能满足其婚育要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就可期待更多地照进现实。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