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8-04-17 17:34:04
作者:吴云青
近日,一篇名为《手擀面加工过程中的非线性力学及热力学原理》的文章在高校朋友圈火了。文章将和面、擀面、煮面的全过程展示出来,从科学角度解答了为什么要饧面、为何要卷着擀、擀面翘边是什么原因、煮面时为什么要加少量凉水。
作者张亚辉是西北工业大学的留法博士,专业为固体力学,据他说这不算论文,只是一篇写着乐的科普文章。从网友反响来看,大多数人是喜闻乐见的,并没有像曾经嘲讽某些“无聊”研究那样,嘲讽博士研究手擀面;网友开明固然是其一,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这篇文章毕竟有一定价值。正如目前许多评论所说,“手擀面论文”或许有助于传统工艺的传承,助力手擀面实现产业化发展。
假如这篇文章的主角不是手擀面,而是橡皮泥呢?还会有这么多人赞扬它的“潜力”吗?
我以为,对“手擀面论文”这样的研究,就算一时看不出能有多大用处,也不应当加以嘲讽。一项研究是否具有价值、具有多少价值,“吃瓜群众”的判断力是有限的。外行容易想当然,可以说是人的天性:对自己看不懂的话题,通常不明觉厉,点头附和不已;对自己能说上几句的,就忍不住从个人经验出发,举起质疑精神的大旗。
就拿“手擀面论文”来说,抛开面食不谈,其分析对于其他材料和工艺也未必没有借鉴性;有时,研究的价值不仅止于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也能在外人“慧眼识珠”“触类旁通”的过程中得到延伸。
抛开价值不谈,鼓励类似研究,也是鼓励学人打破常规、发散思维。当舆论氛围是宽松的,公众对“奇怪”的研究总是抱以宽容的态度,学者们想必会更有勇气放开手脚,进行种种“不走寻常路”的尝试,这对科研创新来说无疑是好事。鲁迅曾说人们呼唤天才,但是想要天才首先要有诞生天才的土壤,须知天才也是从婴儿长大的,第一声啼音绝不会就是一首好诗,不能把他吓得噤声了。尤其这类小研究并未消耗什么公共资源,没有受纳税人的供养,无论我们看得懂看不懂,都不妨鼓励。
科学不必正襟危坐,它完全可以是愉快的、活泼的、日常的。知乎上经常有“大神”用数学模型去分析一些生活琐事,读者们都读得很开心。科学就该有这么接地气的一面,让人易于靠近,从而萌生兴趣。诚然,偶尔也有人为吸引眼球而搞一些噱头,搞所谓的学术娱乐化,那叫哗众取宠,虽然也有生存空间,但走的是网红路子,不是学者路子,生命力和口碑都有限,因为“吃瓜群众”中藏龙卧虎,并不好糊弄。
如今,网络平台连通了各个领域的专业和非专业人士,集聚了越来越多对科学、新知感兴趣的网友,对各种“手擀面论文”的探讨、补充、纠正每天都在发生,“标题党”们随时会被戳穿,有真知灼见者总能受到赏识,这是一个十分有利于学研交流的环境,“手擀面论文”很应该再多些才好。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