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8-06-07 11:23:06
作者:戴先任
退休老人领取养老金,是国家养老制度给予公民的一项公共福利。按理说,老人离世之后,这养老金也就自动停止发放。但是,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在利用公安厅人口注销信息与省本级企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信息进行比对时,发现约9800名疑似养老金冒领人员。(6月6日 央广网)
目前安徽省企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总数约为260万,平均每年发放的养老金总额达到540亿。但在最近的一次信息比对核查却发现,这260万名养老金待遇领取者中竟有近万名老人已经死亡。
二百多万人里同时有近一万人死亡后继续冒领养老金,根据初步统计,从08年到18年这十年时间,查处冒领资金涉及6800多万,目前追回了6200万资金。有这么多老人在死亡后,其家属仍然冒领其养老金,如果不是此次清查,这么多死亡老人家属还是在冒领养老金。
由此可见冒领养老金现象在当地有多么严重与普遍。而且这种冒领养老金的现象,不止存在于安徽,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如从2012年至2016年,全国共查出冒领社会保险待遇金额7.6亿元,追回到账7.1亿元,各地均出现了因隐瞒家人去世事实冒领养老金而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例。
老人死后家属冒领养老金的怪现象,这在这些家属看来,是在占国家便宜,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一种社保欺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社保待遇的行为,都可以被定性为社保欺诈。冒领养老金,既要承担行政责任,又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不仅要退回被骗的保险金,还要被处以骗取金额的2-5倍罚款。同时,按照我国刑法266条的规定,如果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数额较大的,就构成了诈骗罪。
养老金被死者家属冒领现象较为普遍,戳中了养老金发放问题上存在的管理漏洞。一些人过世了很长时间,其账号仍然没有注销,社保机构与医院、公安机关等相关方面没能形成信息共享,社保机构没去主动掌握参保人员的生死情况,从而导致死者家属冒领养老金的现象发生。
对此,社保机构要与公安、民政数据实现共享。如此次安徽查出了9800多个冒领社保基金的“黑手”,正是在于人社系统主动打通与公安系统人口注销信息、养老金代发银行公民储户身份认证信息等数据库,筛查、比对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信息是否异常。这种做法就值得各地借鉴与推广。
不能再让离世老人养老金被冒领现象继续下去,这是对公共福利的“掠夺”,损害的是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亟待筑牢养老金制度的“防火墙”,要对冒领养老金的不法行为依法予以严惩,要能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社保机构也要积极作为、守土有责。要让每个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要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要让用于养老金发放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