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8-06-14 11:20:06
作者:刘天放
从美团并购摩拜到近期ofo“黄了”的舆论风波,再到滴滴“复活”小蓝车、哈罗单车不断融资前进,共享单车的创业故事即将走向终点。但回顾此前两年的行业发展历程,围绕共享单车的话题是不断的烧钱和融资。如股市一般,“散户”纷纷倒闭、退场,留下一地废品。(6月13日《北京晨报》)
共享单车是好生意吗?如果倒退一两年提出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以“共享经济”模式出现的共享单车,此前着实“火了一把”。颜色各异、样式新颖、各具功能、便捷舒适的共享单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新意和惬意。虽然共享单车遭遇了从初始阶段的场地、规则等管理和使用纠纷乃至挣扎,但“自带光环”的共享单车在经历了一段磨合后逐渐走向正途,在所有“共享”中看似最成功。
但到了今年,如果再抛出“共享单车是好生意吗”这个问题,回答就不那么肯定了,甚至可能是否定。仅从盈利模式看,共享单车并没有找到持续且稳定的途径。从其最重要的盈利来源租金看,骑行产生的费用尚不足以弥补成本。而且,持续投放和维修等运营等成本不断加大,只能靠广告或谋求合作方式获利,如与景区、园区等封闭环境合作这一“共赢单车”共同分成。
而无论是投放广告还是合作“共赢”模式,均无法让烧钱融资的生意带来更大效益。由于前期不计成本的投放,以及宣传造势和发放补贴抢占市场投入大量资金,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这使不少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开始寻求与更有实力的资本方合作,而有些企业因为融资实力不够就干脆退出市场。几家互联网大佬的加入,暂时使一些共享单车经营者站稳了脚跟,但与过去相比,利润已大大缩水。
不仅如此,随着合并、并购、重组带来的是大批裁员、押金余额严重不足等问题。如果背后没有像腾讯、阿里系这样的巨头支撑,共享单车早已是另一番模样。可见,共享单车发展到了今天,未必是一桩“好生意”了。虽然实力雄厚的互联网巨头们不怕烧钱,但无论是过去的押金“难退还”或“被挪用”,还是如今的让共享单车走进“免押金”时代,抑或是进一步开拓市场,就像哈罗那样从二三线城市布局并向一线城市尝试“进击”,大力进行线下地推的滴滴小蓝车等等,但过程并不顺利。
而且,共享单车在不少主要城市已经饱和。如报道中提到的杭州,今年就计划将共享单车由77万辆减少至50万辆。共享单车市场容量已经“触顶”,向二三线城市“下沉”,以及“免押金”已是大势所趋。然而,“共享”受条件限制,共享经济牵扯到三大主体,即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和共享经济平台,而且一般只有过剩才能“共享”。但现实是,共享单车目前已经过剩,都在血拼资本。
可见,“共享单车”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是接着烧钱还是靠创新持续,是时候了。共享单车的投资者在拼命烧钱,除了看到资源的浪费,看不到多少分散资源被优化配置,也看不到高利用率的新型经济形态的影子。仅靠融资扩张必将产生越积越大的泡沫。市场前景不明的经营模式,使盲目烧钱融资者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的可能性增大。由此,饱和的“共享单车”只靠烧钱自救?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投资有风险,烧钱当谨慎,无论如何要牢记。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