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7-02-09 16:32:02
△ 甘肃明长城遗址遭农田“啃噬”(资料图)
作者:磊磊
2月8日,一条“甘肃明长城遗址遭农田啃噬,有的成农户羊圈院墙”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景泰县官方回应称,当地长期重视并通过多种途径保护长城,但因其分布范围广,自然条件差,保护需要大量经费和人力,仅靠当地,保护经费相对有限,需要全民参与。(2月9日 中国新闻网)
在中国人民眼中,长城无疑是伟大的。它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体线性文化遗产,早于1987年就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亦当选世界“新七大奇迹”,其文化价值和历史底蕴不言而喻。然而,正是这么一座承载着无比厚重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史诗瑰宝,也长期遭受着自然因素和人为缘故的破坏。6000多公里的明长城人工墙体中已有三成消失,很难想象这是多么沉痛的现实。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处位于甘肃景泰县城东约七八公里外的‘国宝’级文物明长城,被两侧的农田‘啃噬’得只剩下一两米高宽,有些地段甚至成为了附近农场住户围起的羊圈、堆草的院墙。”甘肃明长城遭农田“啃噬”的真实图景,不过是长城保护不力的一个现实缩影。据国家文物局2012年发布的长城资源调查成果显示,目前保存较好的不足10%,保存较差的约40%,消失的为30%。从数据上看,长城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2006年,伴随《长城保护条例》的落地实施,意味着国家对长城实行了整体保护。眼看长城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然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与长城巨大的体量和保护需求相比,各地的保护工作仍然显得“杯水车薪”。以甘肃为例,景泰县近年出台了长城保护的相关政策。2015年底,对长城主体69.3公里及附属烽火台设立了保护界碑199个、界桩1580个,并编制完成了辖区内的长城资源档案。显然,这些成果谁也不可抹去,可是,为何破坏明长城遗址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说白了还是宣传不到位,监督不细致。
作为中国现存长城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甘肃境内已知历代长城总长3600多公里,位居中国第二。这就意味着甘肃明长城遗址的重要地位,也意味着当地保护明长城的沉重责任。然而,一些地方只注重搞开发、促建设,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建设过程中给长城造成的毁坏。比如,前些年,甘肃在在进行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时,那些穿越老百姓田间地头或靠近公路的长城段就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可见,在经济效益面前,保护长城便处于弱势地位。
无可置疑,如此大体量的长城,仅依靠县财政支持和少量的长城保护员来保护是不可能实现的。国家财政不仅要投放保护经费在大型修缮工程上,对长城沿线基层文物部门的日常维护经费也不可或缺。这就要求地方部门未雨绸缪,积极申报长城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先解决好“经费有限”的问题。与此同时,深化认识,摒弃墙体才是长城的错误观念。与长城相关的许多设施,比如关隘、城堡、烽燧、壕堑都是长城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联合沿线百姓筑起遗产保护的新“长城”。爱护其一砖一土,保护其“生态价值”。落实《长城保护条例》,让破坏长城的行为受到法律的惩戒,营造出小众情怀延展到全民保护的大气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