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9-12-26 12:14:12
编者按:担当作为,狠抓落实。自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山东经济发展呈现出新趋势、新特征、新亮点、新成绩,迎来高质量发展新嬗变。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今后,又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闪电新闻客户端闪电头评专栏策划推出“经济学家谈高质量发展新嬗变”系列评论文章,邀请专家为山东发展建言献策。今天推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付保宗:山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势在必行》。
山东是经济大省和实体经济重地,是全国工业化历程的浓缩版本,也是结构性矛盾映射的典型地区。面向新时代,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新旧动能转换的突围方向,也能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
当前山东产业发展呈现几个突出特征:一是体系全能型。山东拥有国民经济几乎所有行业类型,很多行业形成了从研发、制造、流通到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二是传统主导型。山东传统工业占比超过70%,尤其是能源原材料等重化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突出,诸多产品产量全国领先。三是规模数量型。产业发展较多倚重产能规模扩张和要素数量增长模式,由此也导致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和生态环保压力较高。四是内源驱动型。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吸引外部资本、外来务工人员的外源模式有所差异,大量本土优秀企业家和人力资源是推动山东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随着国内外条件深刻变化,山东既有产业体系正面临严峻挑战。首先,传统主导型产业结构与高质量发展的矛盾凸显。受传统产业发展惯性影响,与广东、江苏等兄弟省份相比,山东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较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步伐较慢,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兴需求,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其次,规模数量型增长方式与市场资源顶板的矛盾凸显。未来,煤炭、钢铁、有色等诸多大宗产品市场需求接近峰值拐点,轻工、纺织等传统消费品领域市场趋于饱和,能耗总量和生态环境对规模数量扩张的硬约束日益强化,以往一般性产业规模数量扩张将遭遇瓶颈。第三,内源驱动型发展模式与高水平开放的矛盾凸显。一些地方对外来资本、外地人才吸引力和包容性有待提高,一些领域倾向于闭门发展,企业家倾向于在省内配置资源和开拓市场,敢为人先、敢闯敢冲的开拓劲头有待激发。
站在新起点,山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面临重大机遇和紧迫要求。立足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效益绿色化、产业协作国际化,首先,要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推进传统重化工业、中低端制造业转型升级,降低传统行业和产业环节占比,积极向高加工度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拓展延伸,壮大高端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其次,实现产业模式由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变。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机制,强化能耗、环保、安全等功能性产业准入管理,构筑市场化法治化产能调节机制,加速传统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最后,实现产业动力由内源型向开放型转变。依托自贸区等开放平台,抢抓中日韩深化区域合作机遇,对标国际一流,大幅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全力打造高水平产业开放新高地。
(作者:付保宗,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室主任研究员,山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