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7-02-01 08:58:02
作者:杨玉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前往28个省市自治区的30多个贫困村镇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各地困难群众的生活境况,鼓励乡亲们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用多种形式摆脱贫困实现小康。在过去的四年多时间里,什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的事情呢?用他自己在新年贺词里的话说:“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1月31日 央视新闻客户端)
《习近平最牵挂的人是谁》是央视制作的一部短片,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从2012年12月至2017年1月之间,6次赴贫困地区看望困难群众的难忘瞬间,形象地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牵挂困难群众的真情实感。而这部短片,也深深地打动了每个人的心,让我们感到总书记与群众心连心、心贴心。
从与贫困群众手拉手唠家常,到与群众同吃同乐,从盘腿上炕到虚心地问与听,从情真意切地嘱托到饮农家水,从老百姓的餐桌到老人的小药盒,从扶贫政策的宣讲及至对地方干部的殷切嘱托,在太行深处,在西南边陲,在黄土高原,在大别山下,处处留下了总书记的足迹,也见证了总书记对贫困群众的情之深。
“最牵挂的人”的背后是一本“民生账”。“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厘清“民生账”,唯有走进群众的生活,才能感知他们的苦与乐。
“最牵挂的人”的背后是一本“真情账”。感人心者莫过于情。“以群众为中心”体现的是对人民群众的真情。无论身居何位,身处何地,无时无刻不牵挂着群众的衣食住行、关注百姓的柴米油盐、关心百姓的生活冷暖,这就是对群众最大的“真情”,体现出的是浓厚的民生情怀。
“民生账”“亲情账”的背后,反映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心里的一本“大账”。这个“大账本”,记的是对几千万贫困群众的承诺,算的是全面小康社会“一个人都不能少”,而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的大担当和“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大情怀。有了这个“大账本”,老百姓心里也就有了底,生活也就有了奔头,浑身也就有了干劲儿。“民生账”“亲情账”的背后,不仅仅是百姓之幸,赢得的也定然是人民群众的信赖、支持。因为,老百姓最讲感情,他们会从一举一动中看你是不是“自己人”,看你是不是具有真感情。你对他好,点滴小事,他们都会牢记在心,你敬群众一尺,群众就会回敬你一丈。相反,你对他们假心假意、虚情假意,就很难亲近他们、赢得他们。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毋庸置疑,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会有着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阻碍,有了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承诺,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厉害,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我们的钱包会越来越鼓,我们的笑容会越来越多……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