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8-02-07 11:18:02
作者:吴云青
近日,腾讯发布《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显示,52%年轻人的朋友圈屏蔽了父母,从多家媒体跟进的情况来看,有人从这一数据中看出了亲子关系之“痛”,提出了“52%年轻人朋友圈屏蔽父母,谁之过?”之类的问题,还有人建议“尽孝,从朋友圈不再屏蔽父母开始”。
这样的问题和建议,显然都预设了一个观点,即朋友圈屏蔽父母是错的,不应该的--然而,这个观点真的站得住脚吗?
首先,“朋友圈屏蔽父母”这个表述是比较笼统的,是每条消息都屏蔽,还是有选择地屏蔽呢?如果一个人完全不让父母看自己的任何动态,还能猜测他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但如果只是刻意屏蔽一些动态,比如身体小有不适,遇到糟心事了,那么,屏蔽父母更多是怕父母小题大做。我们的父母中,把子女一点擦破皮的事当成夜间急诊来办的,大有人在,对于小小情况的“报喜不报忧”不是很正常吗?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想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某些活动,比如最近在玩什么,有什么计划等等。不少人认为,这就是亲子关系不够和谐、子女跟父母缺乏交流的证据。此言值得商榷。什么样的亲子关系才算健康?孩子对父母大事小事一一汇报、父母对孩子的情况了如指掌,有些父母认为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但如果孩子已经成年,你猜他距离“妈宝”的头衔有多远?
人的成长应当符合自然规律,瓜熟蒂落,该独立时就得独立,独立就意味着有些事得自己决定、自己承担,有些事选择不让父母知道、不让父母参与,并没有错,也无需负疚。
任何一种健康的人际关系都有距离,只是远近不同;父母子女之间当然很近,但当子女有了自己的配偶和子女,小家庭内部关系的优先级就可能胜过前者,否则小家庭的和谐不好维系;而在小家庭内部,成员之间也并非是零距离的,所以才有“至亲至疏夫妻”。
当父母发现被子女屏蔽了某些状态,确实可能感觉有点受伤,但这不一定是因为亲子之间交流不够,也可能是父母对子女掌控程度的预期过高造成的,学会适当放手,接受子女渐渐离开自己的羽翼、开始拥有独立的生活和世界这个事实,能够让父母变得更快乐。当然,这话只是说起来容易。
理想情况下,子女跟父母无话不谈,父母总能做出恰当的反应,生病了会关心但不会过分关心,想跳槽了虽然不太理解但也尽力支持……但现实并不总是如此。有的父母遇到一点小事就睡不好觉,有的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欲过强,他们不是“完美”的父母,但他们是真实的、可爱的父母。
为了与他们建立健康和谐的关系,子女与其期待他们做出改变,或许更应该努力适应他们的个性和习惯,有时候不妨用一点小“心机”,说话做事讲点技巧,在某些事上选择性屏蔽,都是适应的方式--这也是一种成长。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