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8-01-23 10:07:01
△儿科医生值班2天1夜,看到儿子纸条泪崩(资料图)
作者:罗志华
流感侵袭,儿科医护人员日以继夜,奋战在一线。2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工作人员发了一条朋友圈:“妈妈忙工作的娃早当家。毛姗姗主任忙着为小病人看病,没来得及多关心自己的儿子。没想到,她下班回家发现了儿子做的服药提醒。我猜她应该是既欣慰,又心酸吧。”文中还配了两张照片,一张是一堆药物,一张是用稚嫩笔迹在便笺上写的“药单”。这条让人泪崩的纸条引发很多医护人员和家长的共鸣。(1月22日《南方都市报》)
一个9岁多的孩子,能够熟练掌握6种药的不同吃法,能将药品分成五分之四颗,甚至能够根据体温来决定是否吃退烧药,并将这些内容清晰地写在纸上用于提醒自己,其聪慧的程度是很高的,孩子的母亲应该为此感到高兴。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事也让很多为人父母者感到辛酸,若不是因为父母太忙,哪能将这么小的孩子逼成“药师”?
按照人之常情,毛姗姗有充足的理由在家陪孩子,至少没必要几天几夜连续在医院工作。因为她儿子去年11月底得了过敏性紫癜,已经休学在家大半个月,且最近流感侵袭,她儿子也染上了流感。儿子的病情要比她诊疗的很多小患者的病情重得多,即使她不请假回家陪儿子,偶尔抽空回家看看孩子总可以。
然而,一眼望不到头的患儿长队、一张张充满焦虑的脸,又让她无法抽身离开。她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是以私事为重?还是以工作为重?若以私事为重,很多患儿将得不到及时治疗,这些孩子将更受罪,家长会有更多怨言,医院领导或许也会对她有看法,这些都会对医生形成强大的压力。以工作为重反而轻松一些,因为这样亏欠的只是自己和家人,只要不造成较严重的后果,医生面临的风险反而更小。
在相同情势下,留在医院成为绝大多数医生的选择。有太多医生带病坚持上班,太多医生顾不得家事,这在外人看来似乎不好理解,认为医生既然生病就该好好休息,有事就该及时去办。
但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很多时候,医生必须咬紧牙关坚守岗位,这是由这个职业的特性所决定的,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你累别人也累;因为患者的信任不可辜负,医生爽约会让患者很恼火;也因为诊疗的连续性不能中断,医疗技术专长尤其是个性化诊疗无法替代,等等。明白了这些道理,才会更加理解为何“医者不自医”,理解医生为何更习惯于先人后己。
相似的选择,其实患者也有。当患者认为自己的病情较重,需要得到医生的特别关照和其他患者的礼让时,就存在是以自身利益为最重、还是尽量坚守医疗秩序的选择,这种选择对于患者同样比较困难,也因此产生了不少医疗纠纷。在此情势下,假如患者能够多想想这个“泪崩纸条”背后的辛酸,或许就会心平气和得多,认识到自己多等一会儿真不算什么。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