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8-01-29 09:18:01
作者:刘天放
去年9月3日,西南首家无人超市“gogo无人超市”出现在武侯区大悦城,一经亮相,便引发市民的围观,媒体纷纷报道。然而,4个多月后,有市民却发现,“gogo无人超市”已暂停营业,同属一家公司的无人货架项目“gogo小超”也宣告停业。(1月28日《成都商报》)
没有导购、没有收银员,只要挑选了自己心仪的商品,结了款就可以走人,无人超市在全国范围内的“实验”搞了好几年,可仅是“火爆”了一段时间后就基本是坏消息。其实,早在无人超市刚出炉时,质疑声就不断,不少人认为那仅是商业噱头而已,还有可能助长贪念,注定无法长久,无人零售真正的消费升级,还需漫长时光。如果仅是一拍脑门就可以做到,恐怕只能是一股“虚火”。
“无人超市”也是超市,即是一个小型“社会”,只不过是身边无人罢了。人只要进入社会,就必须遵守其中的公序良俗乃至法律。其实,无人超市更像是一个“无人”或是“陌生人”社会,无论是谁,都处于“匿名”状态。在此情景下,个人的言行举止也就处于无监督状态,全靠自律。面对利益诱惑,要想靠人的道德自律约束自己恐怕比登天还难;人性中恶的一面必将从一些人的身上释放出来。
而无人超市想考验的,恰恰就是在脱离监督的状况下,人能否经得住得道德和诚信的考验,能否在陌生人社会中表现得与熟人社会中一样,想把“无人超市”当成“诚信驿站”经营。
然而,千万别在无人监督的条件下考验“人性”,那非常不靠谱,因为设置这样的“诚信实验”模式本身就显得先天不足。人们不会因为有了“互惠互利”这一不成文规定,就天然地恪守原则、诚信、道德,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无人监督且有空子可钻,人们的道德水准就会与平时显得很不相符。
几年过去了,“诚信实验”前景堪忧,很多都陷入困境甚至已经倒掉,这就是因为无监督下,人的“贪念”势必膨胀,从而导致无人超市处于亏损状态。更糟糕的是,如果无人超市的“偷窃”行为屡屡得手,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变相“激励”更多人加入到“偷窃大军”中,这将使无人超市的“信任”彻底失效。而所谓“诚信实验”,就将异化为“道德陷阱”。
无人超市最初的生意火爆,其实反映的是人人内心对诚信的渴望。遗憾的是,如今无人超市举步维艰,这即是“诚信实验”的败笔。就是说,无人超市的“诚信实验”本身就脱离实际。如果没有监控威慑,缺乏更多的监督手段或措施,即便是放眼全球,无论任何国家或地区的无人超市都将关门。
无法否认的是,当今社会确实存在一批缺乏道德自律之人,因此,就现阶段来看,匆忙推出无人超市考验人的道德自律,就有些一厢情愿,而无人超市亏损甚至倒掉,也就不为怪。
经过多年努力,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包括诚信道德建设在内的很多领域,都还在不断努力,以寻求更大的突破。而诚信的养成,绝非靠仅速成的自律;要想达到无人超市在无人监督下正常运转,只能是“乌托邦”式的幻想。就拿惩治腐败来说,在有监督的状态下,腐败分子还偶有得逞,而无人监督的超市,岂能不出现“顺手牵羊”之徒?
由此,“无人超市”倒掉是“诚信实验”的败笔,千万别在无监督的状态下考验人性,因为这种做法很超前,“理想的君子国”尚遥遥无期。就社会治理来说,都需要靠严格监督,而对无人监管下的超市来说,仅靠道德和诚信自律,肯定会以失败收场。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