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祝颐
郑州市区421个报刊亭将被拆除。不少商户措手不及,上万元的期刊杂志被迫低价甩卖甚至当废品按斤处理。郑州市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清理书报亭的目的是退路进店,还路于民。据悉,报刊亭存在不同程度的违章占道、占压盲道、影响交通,还有无证及超范围经营现象。(4月24日央视《新闻1 1》)
虽说政府清理违章占道报刊亭的初衷充满善意。大街小巷的报刊亭全部拆除以后,马路上清清爽爽,城市面子颇为“好看”。但是总让人有一种光秃秃的感觉,也会给市民购买报刊杂志带来不便。特别是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城市对报刊亭赶尽杀绝,让人感觉颇为不合时宜。
相关部门说,很多书报亭存在不同程度的违章占道、占压盲道、影响交通,还有无证及超范围经营现象。报刊亭没有规划证属于占道经营;书报亭长期超范围经营影响市容形象。但是据介绍,郑州市不少报刊亭数月前刚刚完成改造。报刊亭改造刚刚完成,政府又决定拆除全部报刊亭,这不是朝令夕改,浪费资源吗?政府应该明白,提升城市形象的目的不是为了面子上好看,满足洁癖心理,而应该着眼于让市民得到方便、实惠。
应该承认,违章占道确实给城市管理带来难题。但是小小报刊亭,一头连着市民需要,一头连着业主利益,政府决策必须谨慎从事。不能把报刊亭等同于无序竞争的游摊游贩。再说,报刊亭对城市形象到底造成了哪些影响?哪些报刊亭应保留,哪些报刊亭要拆除,哪些报刊亭要进店经营,哪些报刊亭违规经营需要整改,政府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全凭自说自话,对所有报刊亭“一刀切”一拆了之,显然难以服众。
相对城市全局来说,“买报难”看似凡人小事。但是报刊亭也是城市建设与便民服务的重要内容,是体现城市亲和力与人文精神的重要指标。政府显然不能漠然视之,在处理城市形象与社会需要的问题上产生利益偏差。
当然,在政府看来,报刊亭并不能创造多少经济效益,或许应该让位于城市形象。但是如果市民无处买报,难以获取精神食粮,报刊亭业主生活水准下降,再美的城市形象也会索然无味。何况,报刊亭业主除了销售报刊杂志以外,还承担着义务指路人的角色,给过往市民、游客带来了方便。因此,政府在便民服务与城市形象之间找到平衡点,十分重要。事实上,带有文化气息的报刊亭与城市形象并不矛盾。如果把城市面子与市民看报需求与报刊亭业主者利益,放在民意的天平上衡量,孰轻孰重,并不难回答。如果百姓普遍感觉生活方便,城市形象自会无形树立。政府把书报亭赶尽杀绝,我看城市形象不但不会增色,反而会黯然失色。政府为何不明白这个朴素的道理呢?
退一步讲,即便报刊亭确实有损城市形象,政府在作出拆迁决定之前,也应未雨绸缪完善制度设计,实行有情操作,采取召开听证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充分征求市民意见,取得民意支持。对市民买报去处,报刊亭业主的出路作出周到的制度安排。政府应保持便民政策的连续性。不能朝令夕改,想拆就拆。
虽说相关部门提出了一些善后措施。比如,拆亭进店,为下岗者提供公益岗位,自行拆除者每户补三万元,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享受低保。等等。但是与报刊亭业主原有收入相比,公益性岗位与低保收入仍然偏少。再说,政府这些承诺是否能一一兑现也要打一个问号。政府未兑现承诺,先拆除报刊亭,难免有霸王硬上弓之嫌。
进一步说,不仅“一刀切”拆除全市报刊亭打造城市形象不合时宜,一切牺牲民生利益的形象工程都让人感到刺眼。谨记民生使命,检视执法规范,摒弃面子思维,防止城市形象幻觉伤民,把打造形象工程的热情转移到民生服务上来,政府还有很多事情可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