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7-12-12 09:20:12
作者:李兴会
第十三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记者从市政务中心了解到,济南已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率先推出双休日对外服务,并研发使用了行政审批服务大数据平台。一些手续审批,市民在家里通过网络就可以完成。这些“放管服”改革的有益探索,不仅进一步充实了“全国文明城市“的内涵,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放管服”改革到底怎么改?关键一点就是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科学界定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们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最终目的是为了给企业等经济组织减负,激发市场活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从这个角度看,济南在改革探索中所推出的一系列举措,无疑深刻把握了放管服改革的核心和本质规律,为其他地区改进放管服提供了很好地范例:
先看“放”的方面。“放”即简政放权,就是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来市场活力的“加法”。要做好“放”的这一环,必须坚持职权法定的原则,从制度上解决职能越位、错位问题,将简政放权落到实处。
在此方面,济南的改革无疑是有益的探索:比如,从2013年至今四年多以来,不仅省级政府提前完成了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二分之一的目标,市卫计委等与群众联系密切的单位更是主动实现将审批权限下放到区县,甚至编制了“领跑腿事项”和“不见面审批制度”。如此一来,不仅根除了低效繁冗的办事流程,更彰显了现代化的治理理念,体现了服务水准的巨大进步。企业办事流程简化了,麻烦少了,方能够腾出更多宝贵的精力和时间来从事自身经营,进而实现了改革的根本目的。
其次看管的方面。我们强调权力减负,绝不是要求政府去充当古典经济学派的“守夜人”角色,而是要做到有所不为有所为。比如对那些涉及普遍公共利益的事项,政府就应积极作为,及时介入,避免市场失灵带来的公共利益受损。
于是,济南在相关改革的探索中,也并非一味的对权力进行“瘦身”。政府在大力削减和下放权力的同时,对涉及市民公共服务的一些事项,相关部门则呈现出了积极主动的姿态。比如邮政服务窗口,既定从明年开始,对与办理业务相关额邮递服务,全部财政买单市民免费;又比如对于非跑腿办理不可的事项,为方便市民更是率先推出双休日仍然正常服务。可见,放管服并非简单一刀切式的压缩机构和编制,高效便民服务才是最终目的。
再看“服”的方面。毫无疑问,做好服,关键是角色的转变。要转变角色,首先必须转变心态,由全能型的“管理者”转变为专业型的“服务者”的心态。而这,无疑是上述一系列改革乃至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统领。
从简化办事流程到大数据信息共享、从少跑腿零跑腿到按照省级文明单位要求创建服务品牌,所有改革举措的核心,贯彻的是致力于打造高效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根除了滋生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的土壤,提升了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准,使得公共机构的风气为之一新。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