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7-05-05 14:56:05
作者:张友堂
近期,有关媒体对河南省食盐异味问题(即“臭味盐”问题)进行了广泛报道,河南省高度重视,成立三个工作组第一时间奔赴河南省三家制盐企业,已要求问题产品全部下架,涉及数量为7000吨。目前,涉事企业的食盐生产许可证、批发许可证、工商许可证已被要求暂扣,暂停一切食盐生产、经营活动。(中国新闻网 5月3日)
议论纷纷、困扰百姓一段时间的“臭脚盐”终于被召回、被下架了。但是,食盐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对“臭脚盐”的处理不应该就此结束,还有一些疑问需明确答复。
一是国家对食用盐有严格的标准,规定了食用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感官指标就有白色、味咸、无异味、无明显的与盐无关的外来异物。
但是,河南一些企业生产的“臭脚盐”异味明显,质量显然不合格。但是,这样的企业产品为什么会有生产许可证、批发许可证、工商许可证?这些企业是如何获得这些证件的?
二是“臭脚盐”到底影不影响身体健康。河南盐务管理局回应称“臭脚盐”不影响健康。但是,甘肃将发现的“脚臭盐”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检验报告显示,送检产品含有毒、有害成分亚硝酸盐。山东省泰安市盐务局送检的“臭脚盐”检测出了硫化氢,都和河南盐务管理局的回应相矛盾。
而有些巧合的是主要涉事的盐企——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前就是河南盐务管理局的下属企业。现在虽然是政企分开了,但仍然有很多的联系,是从一大家子中分出的一个小家,这种“老子查儿子”的做法,难免会护短。河南盐务管理局在这次事件中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三是“臭脚盐”的问题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今年的3月18日,“臭脚盐”就在平顶山曝出,河南省盐务管理局也在3月21日派人调查、取样检验。责令当地食盐监管部门和制盐企业进行对库存食盐封存,停止生产。可是,直到近几日,“脚臭盐”问题引发全国舆论关注,有关方面才公布检验、处理结果,这其中又有什么原因?为什么拖了这么长时间?
“臭脚盐”之所以能够成为合格产品,在全国多个地方销售,和相关监督部门的不作为是有密切关系的。一些相关部门在这次事件中,对食盐出现的明显质量问题视而不见、对不合格产品大开绿灯,对问题产品不及时有效的做出回应,才导致了“臭脚盐”的泛滥,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
群众对生产“臭脚盐”的企业不满,对不作为的监管部门更是不满。因而,对待“臭脚盐”问题不应该仅仅下架就完了,还应查清其生产、流通的来龙去脉,查清相关的监督部门在其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对相关的责任者严加处理,真正起到警示作用。同时,提醒相关部门的监督者,一定要负起自己的责任,严格把关,确保食品安全,让百姓放心。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