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6-12-27 09:54:12
作者:刘天放
除了回应“圆珠笔”赌约外,在日前播放的央视《对话》节目中,董明珠还通过互联网渠道创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90后喜欢开网店是“国家隐患”。董明珠表示:“90后不愿意去实体经济里工作,在家里开个网店,一个月赚一两千不用受约束,不用打考勤,这一代人对国家经济发展影响的是有隐患的,不只是实体经济,对社会发展都有影响。”(12月26日 中国青年网)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争已有数年,其中网络这一虚拟经济似乎还占了上风,因为从实践来看,网络经济如日中天,一个“互联网 ”不知迷倒了多少人。然而,没有实体经济,互联网就是一具空壳、僵尸而已。遗憾的是,多数人把互联网当成了能生产钢铁、织布、造纸、做鞋、种粮食、产蔬菜、养猪、加工获利的“万能机器”。殊不知,没有实体经济,一切皆虚无。
董明珠也许把板子打错了人。90后投身网络,主要是大环境缺少对实体生产的鼓励造成的,板子也不能仅拍在90后身上,应该反思社会评价标准。但一个无法辩驳的事实是,年轻人不做实体,都去投机,全社会几乎就成了消费而非生产性的劳动者了。那句“90后网店卖的货,难道是60后生产的?一个90后的网店,后面是几百个90后在生产”还真站不住脚,不信去生产车间看看,是90后多,还是70后或60后多?因此,正视董明珠的话,正视网络经济的局限性也无妨。更别把董明珠事关网络的话当“危言耸听”,因为她的话虽然有一点“偏激”,却也不无道理。
不是说不要发展网络经济,网络经济是一项国家战略,是中央的决策。可即便如此,也要做好与实体经济的平衡。实体经济是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核心内容,发展实体经济已成为普遍共识。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持久的竞争力,就必须夯实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民众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一个国家应对外部冲击、巍然屹立的关键。别看实体经济依然支撑着我国经济,但如不重视,做实体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到时候再想回头就需要一代甚至数代的间隔才能重新振兴。
与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往往投入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利润空间有限,这正是人们不愿意做实体经济的原因。而实践证明,脱离实体经济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还会增加经济金融和社会风险,这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提供了深刻的警示。当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制造业再次成为焦点,“再工业化”提上议事日程。大力发展先进的制造业成了多数人的共识。目前,老牌制造业强国都在重新审视“新工业革命”,先后从国家战略高度,制定了制造业未来的纲要,都高举“智能制造”“再工业化制造”的大旗,重返实体经济之路,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的“科技工业联盟”、英国的“工业2050战略”等。
实体经济,本就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之策。高度发达的实体经济体系和先进技术体系的紧密结合,才能增加就业、创造更多收入、带来更大消费、提供更安全可靠的生活产品和更多元的优质服务。实体经济还是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在适度规模内,虚拟经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但如果超出了适度范围,将造成投机过度,加剧宏观经济动荡。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命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中国之所以能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如此进步,就是因为实体经济在起作用,也使中国有了较为厚实的家底。
什么时髦就做什么,什么来钱快就干什么,这是一般人的认知,但到了有责任感的实业家那里,就变成了忧虑,董明珠就是这样的企实业家。的确,很多实体企业家开始心情浮躁,不去开矿、挖煤、织布、炼钢,而是什么来钱快就做什么,实体经济由此失去了发展基础。所以,别把董明珠事关网络的话当“危言耸听”。互联网不是万能的,它不是方法论,更不是灵丹妙药,仅是当下很多互联网产品的一种形态表现而已。互联网+这一模式究竟能走多远,很可能最终还是要根据国家政策的开放程度而定,也要靠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度来决定,更需要“互联网 实体经济”才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