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8-01-27 11:16:01
作者:刘天放
独生子女在父母患病住院期间请假到身边陪护不再是奢望。全国老龄办2017年全国“十大老龄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到2017年底,已有8个省份通过地方立法建立了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护理假制度,包括河南、广西、福建等。(1月26日 新华网)
截至去年年底,全国8省份落实独生子女带薪护理假,每年累计可达20天,这样的消息当然令人欣慰,政策散发的善意也确实令人感到温暖。如果真的像全国老龄办发布的全国“十大老龄新闻”所言,全国8省份“落实”独生子女带薪护理假,那么该是多么令人感到幸福而宽慰的一件事。
然而,老龄办言称“落实”,真的落实了吗?恐怕仅是为独生子女提供了“护老假”而已,具体到是否真的“落实”,却没有提供任何数据。究竟有多少人享受了“护老假”?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私企、合资企业中,享受这个假期人的到底有多少,根本无法获知。正像报道中提到的,独生子女护理假因涉及各方利益博弈,如果没有后续的配套政策跟进,极有可能成为“纸上的权利”。
多地推出的“独生子女护理假”显得很人性化,也备受称赞,不仅免去了独生子女看望父母无暇的尴尬,还能使老人有规律地与自己的独生子女团聚,享受家庭温馨,怎么看,都是温暖之举。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会有距离,“纸面福利”再好,也需要转化为具体的落实。令人担忧的是,“纸面福利”一直存在,只需要参考一下“常回家看看”就知道了,“常回家看看”都入法了,可不还多是“纸面”?重大节假日可以看望父母,多数人都碍于种种原因而放弃,刚性的法律也受到现实的无情阻拦。
就像报道中所言,好政策能否落到实处还有待观察。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包括增加休假福利,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保证好政策能够落地执行,除了靠用人单位的自觉性之外,还需以此为契机,推动企业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制定细则,让好政策在执行中不跑调走样。同时,有关部门还应建立一个与社会整体相衔接、相互兼容的配套体系,进而让“带薪护理假”成为子女的真正权利。
是的,“护老假”遭遇的最大阻力,就来自于用人单位,没有哪个用人单位愿意积极配合。为了防止政策变为“纸上福利”,一些地方出台措施为政策落实护航。如福建省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独生子女护理期间享有工资福利,人社或有关部门将责令限期给付。情形严重的单位将被列入拖欠工资“黑名单”,在招投标、市场准入、融资授信等方面都会受到约束,单位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也会受到影响。海南省则强调,一旦独生子女在父母因病住院申请该假遭到用人单位拒绝时,可以依法申请人社及劳动部门介入协调。
然而,又有多少员工愿意为此与用工单位撕破脸呢?
可见,“独生子女护理假”不具法律效力,仅作为一项政策来实施,因此,能否脱离“纸面”而落实到具体行动,难度极大。“独生子女护理假”的初衷没有问题,只是,如何落实,在落实中遇到用人单位的抵触,以及碍于情面和自身发展等考虑,子女放弃申请“独生子女护理假”的可能性很大。
“独生子女护理假”无疑是一个好政策,但落实不下去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能否让用人单位有落实的积极性,这需要决策者拿出更大的智慧。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养老体制,使各种老年团体、公益组织、社区机构等,都能主动参与到关爱老人的行动中,从而形成合力,使老年人颐养天年。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