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6-11-12 09:10:11
作者:刘 鹏
11月11日零点,“双11”购物狂欢节拉开帷幕。在深圳大运体育馆媒体中心的大屏幕上,当晚会现场切入倒计时画面,随着数字的飞速滚动,仅仅用了52秒,数字滚动停止,天猫交易额突破10亿;6分58秒卖了100亿元;2小时30分超过500亿……(11月11日《重庆晨报》)
与往年的数字对比,2016年天猫“双11”营销活动成绩,明显又刷新了历史:比如2015年交易额突破10亿用了1分12秒,2016年仅用52秒;比如1小时后,成交额超过了2013年全年总和;比如仅仅2小时30分,交易额突破500亿。而这还仅仅只是天猫,如果算上京东、苏宁等其它网购平台,国人在11月11日这一天时间内,所表现出来的消费能力,着实让人惊叹。但即便如此我们明显依然需要保持理性,至少,不能对“双11”出现的巨额成交量盲目乐观。
一者,必须看到,巨额的成交量之后,必然会有巨额的退货量。比如2015年“双11”,全天成交912亿,但随后网上盛传退货574亿。当然,退了一多半这个说法明显是不可信的,但如果算上虚假刷单、算上实际退货,912亿明显也不可能都真正成交。而2016年,“无理由退货”等消费保障进一步加强,随后是否会有大量消费者选择退货,这明显并不乐观。
二者,“双11”的火热消费形势,其明显只是暂时的,不可复制,更没有持续性。打个比方说,“双11”网络购物狂欢节,其有点儿类似于超市的鸡蛋促销,超市送免费鸡蛋能够引发大爷大妈们彻夜排队,开猫等搞个5折酬宾,引发消费者特别是“剁手族”抢购,成交1000亿又算得了什么呢?按10亿人平均,每人不过消费100元而已。
三者,消费者为“双11”狂,其多是因为商品打折,确实便宜。而对便宜货的抢购,正好是对不敢消费,消费能力较低的一个反衬或者说折射。国人对商品价格如此敏感,同时也说明,物价贵、消费信心不足!
说白了,“双11”网络上出现网友“提篮彻夜排队抢购鸡蛋”式消费行为,其不过是电商“清仓大甩卖”“只此一天”“最后一天”的苦情促销活动引发的连锁反应,其无法持久与延续,而且问题多多。我们还需要理性看待,更不能因此就得出“国人已经敢于消费”“消费马车已经加速”等结论。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