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8-04-18 16:55:04
作者:王彬
现在,正值“金三银四”招聘旺季,而就业市场各种“花样”歧视重现——除了常见的性别、年龄、学校歧视等,颜值、学习经历、海外学历等也成为求职“拦路虎”。招聘会,无疑是就业歧视的重灾区。为此,北京市人社局于近日发布《关于加强招聘会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招聘会现场设立就业歧视投诉窗口,严厉打击就业歧视。(4月18日 人民日报客户端)
就业歧视的情况年年有,花样也是年年多,年年变,但不变的是条件与内容的奇葩,是雇用单位的“趾高气昂”。这种状态下,伤害的不仅是学生们的辛苦付出和诚挚心灵,还扰乱了招聘市场的基本秩序,违背了法理和道义层面的规范,伤害的是我们社会的就业状态。
所以,绝对不能任由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主动出击”是唯一的选择。
这样的“主动出击”有法理层面的支撑。根据劳动法律规定,在招聘过程中不能对求职者有歧视行为,包括性别、户籍、民族及工作经验等。这便是有底气的力量,为“就业歧视”的消磨,打下了法律的底子。
除了法律,现实中各个相关方对就业歧视的问题都没有懈怠。北京市人社局对就业歧视设置投诉窗口,并积极进行严厉打击的情况,为就业歧视提供了机制性的疏解渠道,这便是“主动出击”的一个现实体现。这几年,教育部也多次明确表示,校园招聘坚决反对任何形式就业歧视。不仅表了态,也给就业歧视的负面意义给定了性,值得推崇。高校层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加强维权教育,进行相关的呼吁、提醒和抗议等。
可以说,这些“主动出击”,验证了行为本身的正义性,还有这种选择的天然正确性。是在逐渐摆脱长期以来那种“默默忍受”的现实状态,为公平和平等的就业助力。
不过,现在现实中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那就是在种种明文禁止下,在各种反对和对抗中,隐性就业歧视依然盛行,甚至还波及到了“学生官”和海归。出现这种现象的关键就在于“主动出击”没有切实落实到学生层面上来。北京某招聘会上收集投诉建议的意见箱里面没多少投诉,便是一个现实验证。学生的主动性差起来,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各项举措落实贯彻不彻底,细节推动存疑等情况,这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助长“花样歧视”继续在现实中泛滥。
所以,求职大学生还需看清楚形势,把自身合理合法利益摆在台面上来,积极的维护,这也是对问题的有力倒逼。当然,在主动出击,进行维权和投诉的同时,求职的大学生,还是要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心态。在保持平和状态后,再回头好好审视自身的能力,做好查漏补缺的行为,进而为现在和未来的顺利就业工作,打牢现实基础。
而后者,也是一种隐性的“主动出击”,若做到位,也是为显性的“主动出击”打底。既维了权,又让自己成长了起来,还能为未来保驾护航。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路径,也只有如此,才会迎来清朗的明天。当然,整个“主动出击”的过程,还要明晰反的是真正的歧视,而不是被误解和加工的那种,不要误伤正常的市场竞争和雇用单位的正当招聘与选择。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