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6-12-25 10:11:12
作者:陆敬平
你买药的钱近半成他们的回扣!央视记者历时8个月调查上海、湖南6家大型医院,发现医药代表提成是药品价格的10%,医生收的回扣则是药品价格的30%至40%!医药代表称,若医院药品采购目录里有两种药治同一种疾病,医生一般会开回扣比例高、金额大的药品。(《新京报》12月25日)
原本作为降低药价利器的地方药品招标采购,却成了医院、医生药品收取高回扣的工具,这是怎样的扭曲?近年来,国家和各地为了降低医药价格,减轻广大不必要的负担,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并积极进行各种探索尝试,但总体来说,效果并不明显。央视记者通过近8个月的明察暗访,终于揭开了药品价格虚高的内幕。因而,作为监管部门不要一味报怨医生和医药代表的无良行为,毕竟是人都有趋利本性。还是要从改变现行制度入手,堵塞各种漏洞,打造优良的医疗环境为要。
挤干药品招标的水分。看病难看病贵,人们不是喊了一天两天,医生拿回扣也不新鲜。只是没想到一些药品的价格会有近半进了医药代表和医生的腰包。而患者却被迫成为冤大头,腰包被掏憋。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报道中那些医生能拿到高额的药价回扣,竟是因为这些药品在地方的药品采购目录里,中标价已是市场的几倍十几倍甚至更高。本来招投标是为了降低价格,让患者得实惠,现在却成为大掏患者腰包的“帮凶”,值得监管部门和招投标部门认真反思。
实质上现实生活中,人们也早已发现其中的奥妙,曾有许多患者到医院看病,拿着医生所开处方不到医院药房拿药,而是舍近求远到市面上的药店买药。针对这一现实,许多大医院为了防止类似现象发生,采取电子处方的方式,患者拿不到处方只有乖乖掏钱到医院药房买药。由此可见,我们现行的药品招投标方式亟待改进,给药价挤去虚高,回归本真,让回扣没有操作的空间才是治本之策。
加大惩处力度,让人不敢违规。医疗行业早就三令五申禁止拿回扣、要红包。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却难如人意。固然有手法隐秘,查处困难等客观因素,但是,更与我们查处不力有直接关系。媒体曝光医院医生违规拿回扣不是一次两次,可是查处结果呢,大都是轻猫淡写,无关痛痒。违规成本低甚至没成本是回扣泛滥的主要推手。再说我们记者都能查到,为啥监管部门查不到?假如,我们能做到发现一起,严查一起,查得让违规者心惊胆战,罚得让其心疼,直至取消其行医资格,试问有谁还胆大妄为,以身试险?因而说,治乱必须出重典。同时还要与评比先进、评职称和待遇挂钩,有违规行为的不得评为先进,一定期限内不准参与职称评定,在待遇上不但要把所拿的红包和回扣上交,还要进行必要的经济处罚。只要做到多管齐下,这一现象必然会改变。
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内强素质。毫无疑问,在医疗行业,仍然有一大批坚守职业道德的白衣天使,不拿红包、不要回扣,不开大处方,不让患者做不必要的检查,尽心尽力为患者着想。因而受到广大患者的点赞和欢迎。对这样的医护人员,我们当加大宣传表彰的力度。同时还要加强全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风气,促使广大医护人员加强自律,摆正自身位置,自觉做到履行职责,一切为患者服务。这不但是作为医护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所在,也是密切医患关系的良药。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