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7-11-29 09:56:11
作者:刘天放
11月27日,科技部发布的2016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科普经费持续稳定增长,科普场馆数量快速增加,科研设施开放渐成常态,全国科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呈现出新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全社会用于科普事业的经费达151.98亿元,比2015年增加7.63%;群众科普活动深受欢迎,各类科普活动共计7.25亿人次参加。(11月28日《科技日报》)
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科普事业呈现新变化,态势良好,经费投入增长,科普场馆建设速度加快,群众参与的热情高。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发达的超大城市,科学普及水平更高。未来5年,上海平均每42万人就将拥有一个专题性科普场馆,公民科学素质达标率也将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继续领先全国。广东科学中心是全国建筑面积和规模最大的科普场馆,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
而且,无论是科普专职人员的数量,还是宣传科普的方式,都呈现出面广、人多的良好发展景象。加上去年全国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科研设施开放渐成常态。即便是科普图书,都呈现阅读上升趋势。全国科普图书出版总册数1.35亿册,依然保持增长势头……这些都说明,我国科普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科普的现状令人惊喜,也为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更多信心。
然而,科普是一项长期工作,也不好量化。接受了科普教育未必就能在日后对科学有正确的认知,也未必就能自觉抵制伪科学的侵扰。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今,所有的科学知识和问题均可在网上查到,可是,即便有引擎搜索帮忙,科普的工作量不是小了,反而变大了。众所周知,互联网上鱼龙混杂,提供的信息,包括“科普”知识五花八门,稍不留意,就会陷入“伪科普”的泥潭。上当受骗的人不少了。因此,互联网时代的科普就显得更加重要。
如今的人们多都靠网络获得知识和信息,但是,互联网上的绝大多数“科普”内容都是需要人创作出来,那么,什么人在“科普”就应该引起足够的警觉。如果网上的科普内容符合科学实际还行,可如果是生编硬造,甚至是“伪科学”,不仅起不到科普作用,反而是误导,阻碍了科普的正常进行。如今,大家只要有了问题,都上网查询,可网络上的信息或知识并非都可靠。那些“网络问药”“网络养生”“网络饮食”等“科普知识”,有很多就是各路“神仙”肆意解读出来的,这恐怕人尽皆知。
而科普必须严肃,充满科学性、客观性、真实性,绝不能肆意“解读”。因此,“去伪存真”就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例如,对“养生大师”的崇拜,中老年人在“神医”或“神药”面前的趋之若鹜,就暴露出科普绝非数字中显示的那么乐观。究竟有多少人在“科普”后,对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是不是刚走出科普馆,还是对“伪科学”信以为真,立马拜倒在所谓“大师”面前?
可见,科普还需“软功夫”兑现。如果仅看到科普数字上展现出的成绩就沾沾自喜,不是客观务实的态度,还要看实际效果才行,一定要把科普工作做得再细致一些、扎实一些。科学飞速发展,人们需要科普的东西很多,从太空到海洋,从健康到饮食等等包括万象,其中既有重大的科研项目,又有与民生关系密切的科技热点。而重视科普,就可更多地避免误解、曲解、误读。由此,科普的“硬指标”还需“软功夫”兑现,把科普做“活”。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