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6-12-28 09:43:12
作者:磊 磊
中国教育学会27日发布《中国教育行业及辅导机构教师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已经成长为一个体量巨大的市场,2016年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辅导机构教师规模700万至850万人。(12月27日 新华网)
这组庞大的数据背后,掩映着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国内中小学课外辅导的需求旺盛。目前,我国中小学阶段在校生总数稳定在1.8亿至2亿左右,而参加课外辅导的规模就超过1.37亿。近几年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以及陆续出台的减负政策,在这组强烈的数据对比中备受打击。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因有庞大“刚需群体”的拥趸,正在迅速成长为涉及各阶层、各领域的一股强劲风潮。
课外辅导日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青睐,主要还是深受教育体制的影响。虽然其实际效果素来褒贬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种类繁杂的课程辅导班与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减轻学生负担一说在其面前也沦为空谈。对于这种价格不菲的有偿服务,更是会给许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其中就有一类家长,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前途,迫于无奈随大流,节衣缩食也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成为课外辅导有偿服务的存在与发展的牵引力。
无论是围绕应试技巧查漏补缺的课程辅导,还是塑造一技之长锦上添花的课外,如果只是盲目跟风,而脱离孩子的实际情况,最终换回的恐怕将是孩子身心受累、家长欲哭无泪的结果。有些家长已然模糊甚至颠倒了学校教学与课外辅导的主次关系,过分依赖于课外辅导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表现,欠缺考量的课外辅导容易让学生产生负迁移。从这个角度来讲,优选合适的课外辅导内容和方式。对孩子的学习的提高与兴趣的培养都十分关键。
中小学课外辅导在一定程度上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产物,择校、中考、这一系列教育评价体系依然是无可替代的。课外辅导是教学辅助形式,对课堂教学仅起着补充、辅助作用。原则上符合市场供需的自然规律,本无可厚非。但是,有些中小学课外辅导本身就存在偏科严重的问题。高考作为指挥棒,倘若主要考试科目热,非考试科目冷。就必然会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方法机械等弊病。这就要求,课外辅导也要配合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否则也只会加重学生负担,僵化学生的思维。报告指出,专业标准缺失致使行业内部鱼龙混杂,辅导机构强调利益而忽视教学能力的进步,这是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危险信号。
诚然,课外有偿辅导在教学评价机制发生根本改变之前,仍然会长期存在。过多、过繁、超量的各种课外辅导不但无益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还容易在基础教育的关键时期给他们造成学习障碍。这一方面源于家长的从众心理,对课外辅导一味求多而偏离实际,另一方面在利益驱动下辅导机构野蛮生长,对学生的辅导教学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不仅无法实现辅导的初衷,还制造出了一个“市场规模巨大”的假象。
在这种语境里,我们就需要创造一个合理的课外辅导路径。比如,健全各种针对课外有偿辅导服务的制度规定,明确服务的范围、内容、收费。更重要的是,家长对孩子课外辅导的选择需要秉持因人、因需而异的原则,让合理的课外辅导成为学校课程的有益补充。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而不是以获得“高分”为目的。也只有这样,课外辅导的市场才能得以有效遏制。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