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洁
外行人很难了解中国庞大的文物造假体系,从制假到售假,这条产业链在中国已经发展成熟,作假的手段五花八门。某专业艺术品网站对此作了深入调查,且结果可供参考。近日,一份涉及中国文物的《地下作旧产业调查》公布。该调查对中国庞大的文物造假体系产业链进行了分析,并对文物造假按照类型进行分区。如陶瓷造假分布全国,重灾区在景德镇等地。(《金陵晚报》3月18日)
文物市场的假货泛滥,其实早已是个公开的秘密。否则的话,假如市场上交易的文物全都是货真价实的真文物,也就不必设置什么专门的文物鉴定机构,更不会捧红一档叫做“鉴宝”的节目了。不仅如此,从近期曝光的文物造假案来看,为假文物做背书的,甚至不乏一些权威而资深的文物专家。
此外,正如盗墓的往往比考古的装备更齐全,随着文物造假的专业化,不要说外行几乎绝无可能在鱼龙混杂的文物市场中淘到真货,即便是火眼金睛的业内人士,也难保会有看走眼、阴沟翻船的时候。连内行专家都吃不准,文物行业的乱象,文物造假产业链之猖獗,更是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尽管对于文物造假,公众或多或少有所认知,应该说也不乏心理准备,但文物造假产业链居然有了“地图”,而且从这张地图来看,文物造假的地点几乎与对应真实文物的原产地几乎完全重合,例如,陶瓷造假的重灾区居然就是陶瓷重镇景德镇,如此详细的分工,专业的细化,甚至贴近原产地的造假,人家造假看来也是费尽心思,并非全无技术含量的,而有了如此成熟的产业链,也无怪乎假文物会栩栩如生,不仅足以以假乱真,甚至比真文物还显得“真”了。
事实上,文物的高价及其所催生的造假暴利,固然是文物造假产业链存在的背后逻辑。但“文物造假地图”的背后,却仍然暴露出对于文物造假行为监管的乏力,而文物交易市场为了自身的所谓繁荣,而对假文物现象的纵容,更是让文物造假有恃无恐。于是,相比其他暴利行业的高风险,文物造假既不会搞出人命,也没有严格的监管之忧,甚至还被视为搞活文物市场的“鲇鱼”,这边厢是一本万利,那边厢是超低风险,文物造假成为众皆争食的盛宴,甚至可以按图索骥,也就并不意外了。
而文物造假,很大程度上也不过是国内当下山寨与造假文化的一个并不算极端的样本和缩影罢了。而这种普遍的造假文化下,既然普通百姓并非文物的消费者,文物造假的祸害性的确还不是最严重的,那些食品与工程领域的造假,其实更不可容忍。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物造假地图”固然只是文物领域的怪相,但最需反思的其实还是当下的造假与山寨文化。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