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祝颐
财政部2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税收总收入近9万亿,同比增长22.6%,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去年我国内地gdp超47万亿,同比增长9.2%。由此计算,税收占gdp比重超过19%。其中企业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8.7%,财政部认为,去年企业效益较好等因素致使税收平稳增长。(2月15日《新京报》)
去年全国税收总收入近9万亿,同比增长22.6%。如是税收成绩不可轻看,但是,税收占gdp的比重逐年扩大,税收增速超过了gdp增速的两倍,也引发了专家与公众对税收过重的质疑。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增长意味着财政收入增长(去年财政收入突破10万亿元),意味着国库更加充盈,“大河有水小河满”,国家有钱好办事。但是换个角度看,税收快速增长也意味着纳税人负担的增加。特别是税收一直远高于gdp增长幅度,税负占gdp的比重不断扩大,对比如此强烈,值得思考。
据美国知名杂志《福布斯》推出的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介绍,中国内地“税负痛苦指数”全球第二。尽管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驳斥说,中国的宏观税负在国际上属较低水平。专家也说税负痛苦指数是科学性较差的一种算法,在反映税负高低问题上有重大缺陷。但是我国2011年gdp约为2000年gdp的4.7倍,而2011年的税收收入则是2000年的7倍。11年的时间,我国税收占gdp比重从12.8%到超过19%。再加上每年几万亿元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各种合法不合法的收费,实际上已经影响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后劲,增加了普通民众的经济负担。税收占gdp比重持续扩大,“税负痛苦指数”即便不是世界第二,也不会轻到哪里去,至少可以说是“税负幸福指数”不高。
不仅税收占gdp比重的宏观数据对比强烈,普通民众对税负的微观感受也不满意。从年底双薪合并计税、饭补、月饼计征个税堵漏增收,到房产税、物业税、车船税、环境税。一系列税收新政出台或者酝酿出台增加了工薪阶层纳税负担或者增税预期。虽说个税起征点去年9月起从2000元调整到3500元,但是农民朋友与收入较低的工薪阶层享受不到个税起征点上调的实惠。而且每个纳税人供养人口的情况不一样,(和讯财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分类个税体制一直呼之不出,让人郁闷。
“十二五”规划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居民收入尚未与经济发展同步,就被各种税种“割肉”,容易让人产生被剥夺感。公众期待有一些新的减税、退税政策出台。
统计数据显示,物价指数继续回落。但是民众对此难以感同身受,普遍感觉货币购买力下降,“钱不经用”。而且2011年全年cpi涨幅达到5.4%,大幅超过年初设定的4%的目标。物价长期高位运行,通胀压力犹存,自来水、天然气涨价,电价阶梯式改革,成品油价冲回历史最高位,食品涨价,掣肘了民众生活质量提高。虽说发达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待遇比较遥远,但是在国家税收大幅增长的条件下,推进税制改革,推行减税政策,特别是给中小企业减负,给予政策扶持,破解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避免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与利润空间,让企业腾挪空间给员工加薪,让民众收入跑赢物价,值得考虑。
有报道说,财政支出三分之二用于民生,但是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言,“不少城市建设项目都与民生有关,但先建漂亮的城市广场,还是先建保障性住房,群众心中的感受是不同的”。当下,税收增长与gdp增长、民生福利支出不成正比,民众还在深受高税收、高收费困扰,公共事业特别是教育投入欠账较多。政府在促进税收颗粒归仓、快速增长的同时,一要减税让利、减免收费,二要秉持“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朴素理念,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拿出更多资金投入公共事业,完善救助机制;增加民众福利,缩小贫富差距,让民众对民生税收的感受强烈一些。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