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7-12-18 11:09:12
作者:朱永华
近日,一段“清华大学老师课堂上尬舞”的视频引起热议,视频录制于一间普通的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坐在下面,但画风突变,老师跳起舞来,并且秒切舞蹈模式,从安塞腰鼓到江西采茶戏,随即又来了段蒙古舞和新疆舞。(12月17日《新京报》)
在人们心目中,老师给学生上课就应当或坐或站在三尺讲台之上,一脸严肃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尔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肯定不会想到老师还能在课堂上带着学生跳“尬舞”,这既不严肃也有失教师风范,甚至还会“带坏”学生,误人子弟。
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老师给学生上课都需要“循规蹈矩”,音乐课老师需要在课堂上一展歌喉,武术老师上课必然要施展拳脚,而舞蹈老师在课堂上带学生跳舞应当也是再正常不过。
“被网红”的这位老师是清华大学邢高熙,在清华大学教授“舞蹈鉴赏”和“舞蹈实践”两门课,火了的视频正是出自“舞蹈鉴赏”的课堂。专业课堂上的专业教学,能够一夜之间成为“网红”,其本身就不是一种正常现象,除了社会很多人对专业教学缺乏了解基于好奇予以点击追捧之外,能让包括很多高校学生在内也羡慕甚至嫉妒,着实有些“吓人一跳”。这至少说明很多学校专业老师教学还没有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走的还是正襟危坐的“教学路线”。
坊间有句俗话,“光说不练假把式”,对于学生而言,老师不管采取任何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并乐于接受老师传授的专业知识就是“最管用”的教学。正如这位“网红”老师邢高熙所言,讲安塞腰鼓,如果你文绉绉的,哪儿都不动,根本没有感染力。陕北的安塞腰鼓,必须摇头晃肩、迈大步,打出来才能风风火火,你这么说同学已经有点形象了,你再一做就更直观,同学们更便于理解。由此可见,邢老师在课堂上带着学生“连蹦带跳”,既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更不是为了当“网红”, 其本身就是正常的艺术专业教学,能够在网上“火”起来,着实有些意外。
笔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在邢老师接受媒体记者采访中,说自己之前也在寻找教学方向上“碰了一鼻子灰”,正是有了前面碰鼻子的过程,才有了这种受同学喜欢的授课方式。这也说明,一是传统的“光说不练”教学已经不适应现代学生的求学思维,需要探索更易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在尝试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均“碰鼻子”的情况下,才总结出了这种在课堂上的“言传身教”。
其次也道出了课堂教学创新的不易和赢得学生推崇的那份欣慰,而“独特”的教学方式让邢高熙的课在学生中很受欢迎也说明,类似邢老师这样的授课在高校专业课堂上还很“罕见”,这也恰恰表明高校课堂教学模式还有诸多需要改进和创新之处。
其实,专业实践课老师在课堂上“动手动脚”既是常识更是再正常不过,他本不应该成为“网红”,正是因为观念的陈旧和教学模式的僵化古板,既让学生不感兴趣却又成为高校广泛采取甚至认同的“标准教学”,在清华大学尚如此,在其他高校恐怕就更难“越雷池一步”,这也恰恰是“清华大学老师课堂上尬舞”视频“爆红”网络的根本原因。
“创建一流大学”并不只是在硬件设施上追求“一流”,更在于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来提升教学质量,让“一流大学”在毕业学生的能力水平上集中体现,而创新教学模式也并非只有课堂上跳“尬舞”,更需要根据专业的不同和受教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多重探索。
总之,高校教学模式如何,教学水平高低,能否吸引学生的“趋之若鹜”,已经成年的大学生自会“用脚投票”,而课堂“尬舞”成网红正说明这样让学生“用脚投票”的课堂还不多,许多情况下学生踏进课堂的脚只是出于一种无奈甚至“被迫”,能够让欢快的脚步涌进课堂,才是教学模式创新的“硬道理”和课堂“尬舞”成网红的成因所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