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和平
日前,有记者从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2012年度,工商部门关注重点之一是临近保质期或过期食品的流向和处理,一些商场超市及经销商、代理商非法篡改食品保质期以及“假回收真回流”违法行为将受到严打。(1月16日齐鲁网)
食品监管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还是一个人命关天的大问题。食品领域内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令人痛心,面对痛心,普通老百姓又显得无可奈何,食品里的添加剂花样繁多,我们无法用肉眼识别,只能闭着眼睛买,硬着头皮吃。得了病只有四处求爹爹告奶奶,满肚子怨气无处发。
除了添加剂外,食品领域存在的“假回收真回流”现象也严重危害着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虽然其危害不及添加剂,但也不容小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不良商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置消费者利益不顾,而篡改保质期,瞒天过海搞“假回收真回流”,不断侵害消费者的权益。可怕的是,这成了商场的流行规则。
商人实现利益最大化是他们的本性使然。但政府的职能部门却不能让他们肆意妄为。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每当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相关职能部门总是能积极行动,查封扣压、追源溯本,甚至移交司法机关。事后,还积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教群众防范知识。
从处理事故来看,好像他们很尽职尽责。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一本帐。食品监管长期陷入“乱了治、治了乱;再乱再治,再治再乱”的“治乱循环”怪圈,不乱不治,乱了乱治的循环不能自拔。鲜见平时有监管人员出现在食品生产、流通和销售领域。
就目前国内的食品监管来看,不缺设备,不缺资金,不缺人手,不缺制度,缺的是责任、压力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没有责任就不会有压力,没有压力就不会扎实作风。这些部门属于政府的下属部门,当然机关病自然不轻,懒散、效率低下,缺乏责任,更没有压力。如此以来,食品监管不作为当然正常。
同样是政府机构,山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却能主动作为,把监管的关口前移,不失为兄弟省份学习的榜样。我们真诚希望各地的相关部门都能积极行动起来,从改变工作作风开始,切实肩负责任,为老百姓打造一片安全的天空。
新闻排行
2
7
8
9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